2024年2月6日 星期二

房市茅臺酒奢侈品家電消費中港20~25

房茅臺酒奢侈品消費中港20~25 救房市潮補貼降息大狗熊翻
+++++++++++++++++
3/28.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簡稱長和)將包含巴拿馬運河港口在內的全球43座港口,出售給美商貝萊德持的投資集團,重挫習近平所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北京氣炸連日砲轟。除了李嘉誠甩賣資產外,貝萊德也以64折拋售在上海的最後一筆主要房產,價格降至9億人民幣(約台幣39.7億)。《南華早報》28日披露,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正以購買價3分之2的價格,出售其在上海的最後一項主要資產,退出中國房地產市場。 3/27.海尔智家: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下,冰箱、洗衣机等产业保持领先份额;卡萨帝高端产品增长迅猛,四季度增长超30% 海尔智家Q4財報: 营收732.43亿元涨16.67%,净利润35.87亿元年增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99亿元,年减1.34%;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9.65元(含税),分红总额近90亿,对应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比为48.01%。 2024年度财报:營收2859.8亿元年增4.29%。归母净利润187.4亿元年增12.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5亿元,为净利润的1.4倍,年基本持平。2024年公司毛利率达到27.8%,较2023年同期上升0.3个百分点。 3/26.歌尔年財報: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下,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大环境下,交出超预期成绩单,全年营收平稳增长,净利润大增近1.5倍。四季度营收创全年新高,但因成本压力增,净利润季增大跌。 歌尔2024年財報:营收1009亿元,首破千亿大关年增2.41%(其中Q4营收313.亿元,创全年单季度最高);净利润26.65亿元,年增144.9%,扣非净利润23.9亿元年增178%;Eps0.79元年增146.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46%,年增4.87百分点(Q4净利润3.2亿元季大滑71%,因成本压力增);总资产827亿元年增12.15%;归属股东净资产331.86亿元年增7.7%;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62亿元年降23.94%,显著下滑;股东回报: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 3/24.当市场沉溺新兴品牌的高速增长时,往往忽视了安踏接近85%的基本盘收入仍来自安踏主品牌及FILA。但如今两大板块逐步触及增长瓶颈,粗放式扩张的难度加剧了。 3/18.近日,香港商用地產界最熱門的新聞,是位於九龍旺角的一處商廈,該房東在持有12年後,最終以2折賣出,預計虧損了9100多萬港幣。據報導,有鑑於香港地產行業反彈無望,除富豪們急於套現,傳出一向只買不買、長期持有的香港「鋪王」梁紹鴻也坐不住了,將位於港島的商鋪以50%對折價「甩賣」。 中媒指出,大鴻輝興業集團主席梁紹鴻是香港商用地產的資深投資者,有香港「鋪王」稱號,在2025福布斯中國香港富豪榜上財富為26億美元,財富年縮水9.5億美元,排名直退7名至第31名。 3/3.茅台鎮位於貴州省仁懷縣,而中國名酒茅台的銷量不僅是當地主要收入來源,也是中國受創消費市場和貴州省經濟困境的晴雨表。 路透社3月2日報導,茅台酒幾十年來一直是婚禮、商務晚宴等重要活動的必備品,但過去兩年,由於消費者和企業信心低迷,茅台酒銷量受到打擊。在中國新年前幾週,遊客們傳統上會湧向這個山區小鎮,購買白酒作為新年禮物,但今年過年期間,遊客人數明顯減少。 2/20.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中國70大中城市的新屋和二手房(中古屋)價格持續下跌,顯示已經崩跌4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尚未脫離困境,高盛和野村等券商的分析師呼籲,北京當局應採取更多措施,來提振市場信心和銷售。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1月一線城市新屋價格年跌3.4%,二線和三線城市則分別下跌5%和6%;1月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年跌5.6%,二線和三線城市則分別下跌7.6%和8.2%。 2/14.港府數據顯示,由於社會動盪、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重創房地產市場,頂級商辦租金已從 2018 年 10 月的峰值大跌 62%。上環、中環、銅鑼灣、尖沙咀等9個地區的租金已接近13年前的水準 1/3.金价飙升后,劳力士上调手表价格,2024年黄金价涨,推动劳力士高端腕表涨价,新年伊始部分贵金属腕表的价格上调最多8%,调价幅度高于去年4%。相较之下,不锈钢款式涨幅相对温和。 25-1/2.贵州茅台预计2024年度:营收、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基酒较去年有所减产,系列酒基酒实现增产; 贵州茅台营收1738亿元年增约15.4%,其中茅台酒营收约1458亿元,茅台酱香酒营收约246亿元年增19.2%;归属股东净利约857亿元年增约14.7%;茅台酒基酒约5.63万吨,年减产900吨,系列酒基酒约4.81万吨,年增5200吨。
++++++++++++++++
24-12/10.随着税费优化12月1日正式实行,二手房需求充分释放,12月首周14城二手成交同比+81.1%,一二线城市增长驱动更强;11月一线城市二手回暖明显,核心20城二手累计成交套数已同比实现正增长。 11/15.10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月降幅收窄或转涨、年降幅趋稳,一线二手房13个月首转月涨,其中上海月涨0.2%,北京月涨1%。 11/15.近期,关于广州、杭州、长沙等城市房贷利率上涨,并且不低于3%的事情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在业内看来,本次房贷利率上调,主要是为了保持房贷商贷利率与公积金贷款利率之间的一定差距,以维持公积金贷款的普惠性特征。 11/13.三部门发布楼市税收优惠新政!将现行享受1%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由90平方米提高到140平方米。在城市取消普通住宅标准后,对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住房一律免征增值税,原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个人销售已购买2年以上(含2年)非普通住房征收增值税的规定相应停止执行。 11/13.财政部等部门:此次调整,将各地区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降低0.5个百分点 11/10.政策利好带动下,各地楼市“银十”销售业绩普遍回暖。11月初,楼市暖意依然强劲,30城销售超出去年同期。11月1-5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销售面积33.3万平方米,较10月同期(6.8万平)月升386.3%,年升15.9%,较2022年11月(39.8万平)降16.5%,较2021年11月(51.6万平)降35.5%。 分区域来看,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销售面积分别同比上升42.2%、上升5.6%、上升13.9%。 11/8.贵州茅台:公司拟实施中期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3.882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约300亿元,此次分红金额在中期分红中最高。据Wind数据,贵州茅台上市来超3000亿元累计分红金额A股中排名前列。 11/7. 茅台大博弈:2200元保卫战打响:贵州茅台自己的控价组合拳,恰好遇上白酒行业因库存周期而导致的调整期。2016年後,白酒行业高端化为主线行业复苏,推高市场整体库存水平。动销趋弱-库存升高-价格下降,最终引发恶性循环。今年来,连茅台酒批发价也未能稳住3000元,几轮动荡,如今只能打响2200元保卫战。 10/30.在白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背景下,五粮液、泸州老窖Q3財報:营收维正增长,净利润年增续放缓,相比今年第一、二财季,增速明显放缓; --五粮液Q3:营收172.7亿元年增1.4%,股东净利58.7亿元年增1.34 %,eps1.513元,总资产:本期末1717亿元年增3.8%,虽本财季仍保持营收、净利润增长,但增速不及前两财季的两位数增长,Q2财报:营收158.15亿元年增10.1%;净利润50.1亿元,年增11.50%,Q1财季营收年增11.9%、净利年增11.98%; 前三季:营收679.2亿元年增8.6%;净利249.3亿元年增9.2%。 --泸州老窖:Q3营收73.99亿元年增0.7%,净利35.66亿元年增2.6%, eps2.43元年增2.53%,总资产664.97亿元,年末增5.1%。 Q3营收净利同不及今年前两季度,Q2营收77.2亿元年增10.5%,净利34.5亿元年增2.2%;Q1营收91.88亿元年增20.7%,净利45.7亿元,年增23.2%;前三季度,泸州老窖实现营收243亿元年增10.76%,净利115.9亿元,年增9.72%。此前茅台Q3财报:营收和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 前三季度看,泸州老窖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略高于五粮液; 10/25.第三季度,“白酒龙头”贵州茅台营收和利润续保双位数增长,Q3:营收388.5亿元年增15.3%,净利191亿元,年增13.3%;前三季,营收1207.8亿元,年增16.95%,直销收入519.9亿元;公司通过“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实现酒类不含税收入147.7亿元;前三季度,茅台经营性现金流有所下降,年降11.16%,公司续保持较强盈利能力,通过多渠道销售策略推进业务发展。至三季度末,在白酒行业一向有“蓄水池”之称的预收账款达111.7亿元。 10/21.最新數據顯示,中國70個城市出現房價月增的數量已經連續12個月不到1成,是「歷史首次」,9月中古屋房價更是全數下跌。 10/17.中國公布最新振興房市計畫,承諾擴大未完工住宅貸款至4兆人民幣,但加碼規模遠低於預期,導致中港房地產股暴,滬深三○○房地產指數重挫7.85%、上證房地產指數也跌逾6%;中國住建部、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與人民銀行昨舉行聯合記者會,公布最新振興房市計畫。住建部長倪虹表示,截至十月十六日,政府對所謂「白名單」房地產專案,審批通過了二.二三兆人民幣貸款,預計年底將超過四兆人民幣。 今年一月,中國推出「白名單」計畫,讓地方政府向銀行推薦住房項目,以加速銀行放款,確保相關項目完工並交付給購屋者;中國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昨稱,所有商品房項目現都被納入「白名單」,希望做到「應進盡進」,也敦促銀行要做到「應貸盡貸」,貸款資金撥付做到「能早盡早」。 10/17.福耀玻璃Q3財報:营收99.7亿元,年增13.4%,歸母净利19.8亿元,年增53.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9.7亿元,年增55.6%。前三季:营收283亿元年增18.8%,净利润54.8亿元,年增32.8%。 10/15.暴增超100%!上海深圳二手房,卖爆!Wind:上周(10/7~13日),上海市二手房共成交6412套,週增197%。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深圳新房住宅共成交329套,週升70.5%。二手住宅共成交1463套,週升776%。 上海、深圳二手房数据创下新高!上海市房屋管理局、Wind:10月13日当天,上海二手房成交套数为1334套,环比上月同期增长147%,年增108%,创下去年9月来新高。 10/14.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杭州有8个项目开盘,成交569套新房,成交面积8.5万平方米,较2023年“国庆”期间成交规模增长187%。二手房方面,“国庆”期间带看量超12万人次,较节前一周增长6.6%,同比2023年“国庆”期间增幅达61.9%,二手房成交377套,同比去年“国庆周”期间增长8.9%。 10/1.2024年飞天茅台原箱价格报2370元/瓶,较前一日下降20元 今日酒价披露的最新批发参考价显示,10月1日,24年飞天茅台原箱价格为2370元/瓶,较前一日下降20元/瓶;24年飞天茅台散瓶价格为2295元/瓶,与前一日持平。 9/30.“沪七条”出台首日:有房东连夜跳价,中介忙得没空吃饭 29日晚间,楼市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上海、深圳、广州三大一线城市集体降低购房门槛和成本,楼市步入空前政策宽松期。9月的最后一周,上海楼市已经出现翘尾行情,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均出现拉升,新政的出台让市场各方进入新的博弈期,有房东连夜跳价试探行情,也有购房者当晚紧急谈判签约,不少楼盘正在对国庆期间的营销工作精心准备,案场销售已经做好了加班的心理预期 9/21.史上首次,茅台宣布60亿元回购,维护股价一重要手段。不景气中秋旺季后,茅台价又进下行通道。龙年生肖茅台批价据报道已跌破发售价,面对近期低迷股价,9/20日晚,贵州茅台(股价1263.92元,市值1.59万亿元)出手,拟斥30亿元—60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1795.78元/股。拟以自有资金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回购股份将用于注销并减少公司注册资本。预计本次回购股份数量约为167.06万股—334.12万股,约占公司于本公告日已发行总股本的0.13%—0.27%。至2024年6月30日,贵州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85.76亿元,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1452.67亿元。假设本次回购股份的资金上限60亿元全部使用完毕,回购资金约占公司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的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2.75%、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4.13%。 9/21.续跌!2024年飞天茅台原箱跌破2400元;今最新批发参考价,9/21 :2024年飞天茅台:原箱报2390元/瓶,日跌80元;散瓶报2300元/瓶,日跌65元。 9/19.儘管中國政府已推出多項提振房市措施,但官方數據:中國房市尚未觸底,八月新房價格年減5.3%,較七月的年減4.9%跌速加劇,並創2015年五月以最快降速,月減0.7%,是連續第14個月下滑;數據還顯示,今年前八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年減1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縮減20.4%,今年前八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年減10.2%,新建商品房銷售額年減23%;房屋新開工面積年減22.5%,房屋竣工面積降23.6%。至八月,住宅待售面積年增21.5%。 9/19.美媒報導,中國經濟低迷,房價持續下跌,房屋白菜價的現像不光存在於北方城市鶴崗,全中國有95座城市的房價都在朝著「鶴崗化」發展。《美國之音》報導,黑龍江北部城市鶴崗曾因煤炭繁榮一時,煤炭產業凋零後,鶴崗經濟跌入谷底,城市變成鬼城,房子無人問津,房價跌到只剩白菜價,花幾萬人民幣就能買到一間公寓。如今房價「鶴崗化」現象遍及中國25個省、95座城市,連京津冀、珠三角、成渝(成都跟重慶)等經濟繁榮帶也被「鶴崗化」城市包圍。距離北京約100公里的張家口市,花6萬人民幣(約台幣27萬)就可以買到一間建築面積60平方公尺(約18坪)的兩房一廳,總價10萬人民幣(約台幣45萬)左右的房源當地就有數十間。 報導指出,在成都和重慶周圍的成渝都市圈內也有不少這樣的房子,成都的「龍泉陽光城」到市中心的天府廣場之間20公里左右,有些房子價格不僅10年沒有漲過,近幾年還下跌6成。中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也有5個鶴崗化城市,包括四會、鶴山、揭陽、河源和清遠。 9/13.A股白酒板块延续跌势,贵州茅台失守1300元大关续创22个月新低 ,为2022年11月1日以来首次,日内跌近3%, 9/9.到中國市場需求疲軟擔憂影響,奢侈品品牌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週一股價一度暴跌4.3%,創近7週以來最大跌幅,巴克萊分析師將該股評級從「中立」下調至「減持」。彭博報導,巴克萊分析師一項報告中指出,「Gucci似乎受到中國經濟放緩的嚴重打擊」,稱在中國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消費者支出上變得更加謹慎,甚至轉向具有更高吸引力或排他性的品牌,另外,雖然競爭對手路威酩軒集團(LVMH)和愛馬仕(Hermes)等同業從上週的暴跌中小幅反彈,但還是受到亞洲需求放緩的擔憂影響,其股價仍處小幅波動狀態。 9/7.中秋涨价梦破灭,茅台跌破2600元/瓶(今年中秋酒水消费市场表现不如往年,近一个月飞天茅台批发价一直跌多涨少。9月6日,今日酒价披露的最新参考价显示,2024年飞天茅台原箱批发价已下探到2595元/瓶,跌破2600元大关) 9/2.8月上海楼市延续总体回升向好态势,一、二手住房成交量同比增14%;自“沪九条”实施以来,三类群体已购买一、二手住房近15000套,占同期成交量的20%,购买一、二手住房的比例分别为30%、70%。 8/30国有五大行A股集体大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跌超4%,中国银行跌超2%。 8/24.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探底,衝擊消費者信心,北京當局為了拯救房市,5月17日宣布將推出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1.34兆台幣)保障性住房再貸款計畫,但迄今僅發放247億元,僅占計畫8%,主要因為這類貸款的收益低,無論是銀行還是地方政府都缺乏動力推進。中國政府5月17日推出強力救房市措施,要求中國人民銀行和國有銀行發放高達3000億元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以支持地方政府收購未售出的房屋,地方政府再將這些房屋出租作為社會住宅。但中國人行的最新數據顯示,該計劃迄今僅發放了247億元貸款。 8/8.贵州茅台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16.96亿元,年增15.88% 上半年茅台营收年增17.76%至819亿元,公司表示:2024-2026年度,公司每年度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不低于当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 8/4.中國房地產危機續延燒,拖累中國經濟,外媒爆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向中國政府提出,可動用中央政府資金,來完成未完工住房項目的建議,估計該項方案的成本總額將接近1兆美元,不過這番建議卻被中國政府拒絕,理由是可能會產生「道德風險」。《彭博》報導,IMF在2日發布對中國的年度評估報告,呼籲中國政府應該採用「一次性方案」,來完成和交付預售屋或賠償購屋者,報告認為,這項一次性方案的成本,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5.5%。 8/3.美連鎖咖啡巨頭星巴克Q3財報,第三季營收年減1%至91億美元,利潤年減7.8%至10.5億美元,雙不如預期,主受訂單量下滑影響,星巴克本季的整體銷售額下滑3%,其中,中國市場因為本土同行大打減價戰,使其銷售額暴減14%,但星巴克仍堅決不跟參與減價策略。 7/19.业绩突然下滑!优衣库大中华区CEO:中国消费者心态变;想要在“平替”中抓住发展机会的优衣库,也有“被平替”的烦恼。虽然优衣库不贵,但在服装供应链强大的中国,质量差不多、价格更低的优衣库“平替”很容易找到。 7/15.跌勢止不住!中國6月新建住宅價格年減4.5%,創9年來最快下跌速度。《路透》報導,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6月新建住宅價格以9年來最快速度下跌,儘管政府採取支持措施試圖控制供應過剩和提振信心,受到重創的房地產業仍未觸底。6月新建住宅價格年減4.5%,創下2015年6月以來最低,超越5月的3.9%跌幅。繼5月單月下跌0.7%後,6月房價再度月減0.7%。 7/8.广州放松港澳台及外籍人士购房政策:购买12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不限制套数,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我们收到的信息,相关政策最新的更新日期为7月5日,政策已经开始执行。” 7/4.中指研究院:上半年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3.61%中指研究院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态势延续,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3.61%,已连跌26个月,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已连续13个月超90城;受改善型楼盘入市带动,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上涨1.24%。 7/4.今年前5个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810亿元,年降14%,走弱趋势短期难以改善。“土地财政难以持续”已成为共识,地方财政如何从土地财政中脱困亟待解决。专家认为,从土地财政中脱困,需要以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为契机,通过完善地方税体系建设和拓宽地方财源等, 7/4.深房中协:6月深圳二手房签约量5309套月增9%,年增66.3%,月度二手房交易量创近40个月新高。上半年,在持续不断楼市优化政策加持下,深圳二手房市场在春节假期返工后呈现良好走势,其中3月和6月二手房交易量突破5000套水平。 7/3.深受各國旅客歡迎的日本北海道知名滑雪勝地「星野TOMAMU度假村」,2015年被上海豫園旅遊商城公司以183億日圓收購,但其母公司中國復星國際因恆大危機導致資金鏈惡化,一日宣布以408億日圓(約82.4億台幣)出售給日本不動產投資公司YCH16。 7/2.中國天津市武清區的建案「首創·新北京半島」,屬「環京(北京周圍)樓市」之一,但26坪的戶型從2017年16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716萬元),到如今爆跌成39萬人民幣(約新台幣174萬元),房價剩下4分之1左右。 7/2.中國房市續下行,市場機構克而瑞研究中心7月1日發布數據:2024年上半年,百大房企總銷售金額年減39.5%。曾是中國模範建商「碧桂園」爆發財務危機後,業績雪崩,上半年銷售額年大減79.3%。中國房地產行業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陷入全行業流動性危機。中國恆大率先爆雷,此後,越來越多的民營房企違約,重創市場信心,房地產銷售狀況越來越慘,尚未倒下民營房企屈指可數。 6/25.苏州放大招:买房就落户!在苏州行政区域内实际居住非苏州户籍人员,拥有本市合法产权住房,或者购买本市新建商品住房且完成网签备案,就可申请户口迁入拥有或者购买的住房,其配偶、未婚子女、父母(超过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已办理退休手续)可以申请办理户口随迁。 6/24.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最新公布数据:上周二手房成交1362套,月增4%,再创近3年来的新高。 6/22.只有更黯淡!標普、惠譽調降中國房市前景預測 6/21.LTN經濟通》濟州島變中國島?南韓政府忙收爛尾 6/22.只有更黯淡!標普、惠譽調降中國房市前景預測 6/21.酒房联动,茅台身后是地产周期的起落。据国泰君安分析,茅台具有金融属性,2016年以后飞天批价与房价高度相关,二者均于2021年前后见顶。2016年下半年在房地产财富效应驱动下,飞天批价爆发,随后公司的两次神操作,更是人为造成茅台的稀缺性 *****6/21.诸茅的黄昏(白酒坍塌终于到茅台地盘,发生太快了,深厚护城河消失,医药茅、眼科茅、牙科茅、疫苗茅、酱油茅都挣扎于内需泥沼中,在下行周期,内需仍有结构性增量:一是减肥药这类新消费,二是老龄化) 6/17.飞天茅台酒的惊魂五日“电商百亿补贴修改发货规则”导致黄牛资金压力剧增,资金压力之下部分黄牛择低价甩卖,其他求货的酒行、大酒商则选择观望,价格下行压力最终扩散,造成整个回收市场踩踏,价格急速下跌。不到半年时间,飞天茅台酒的价格连6续经历两次急跌,散瓶的酒商间流通价从2700多元跌至2200多元,创下了近年来最大跌幅。 6/17.李嘉诚旗下写字楼租值自2019年以来下跌33%;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亿万富翁李嘉诚的长江中心在截至2023年的五年下跌33%,领跌香港主要写字楼。中原地产表示,The Henderson在内的新商厦降低了现有租金。 6/16.全国已有超过70个城市陆续推出住房“以旧换新”政策,期望以此来激活房地产市场。住房“以旧换新”,就是指由政府指定的机构或房地产企业通过收购、置换、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帮助已有住房的居民卖旧换新; 6/14.中國茅台被認為是中國白酒行業的風向標,曾穩坐A股股王,但近期茅台股價跌跌不休,僅不到2週的時間,總市值已累計蒸發超過千億元人民幣,大約跌掉了一個青島啤酒的總市值。中媒直指,茅台神話,正在破滅。昔日A股股王的貴州茅台,14日盤中再度下跌、朝1500元人民幣關卡下探,目前市值跌破2兆人民幣(約新台幣9兆元)大關。根據統計發現,自6月1日至13日,貴州茅台總市值已累計蒸發超千億人民幣。 6/13.最低可还1元本金!多家银行出手,房贷"先息后本"热度升温,总结而言,市场上“先息后本”的主流方案为“先息”期数24至60期,贷款人仅需偿还利息,偿息期过后,则需在剩余贷款期限内按期偿清余下贷款。有银行表示,此举是为了降低房贷客户的还款压力,每月最低可以只还1元本金。 6/10.大陸搶救房市再出招,包括平安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等在內的大陸多家銀行均推出「先息後本」房貸業務,如果民眾信用良好,最長十年不用還本金,業界人士強調,在大陸官方優化房市政策背景下,銀行正推各種靈活付款方式滿足借款人需求。「先息後本」是指先還利息再還本金(類似台灣的房貸寬限期),原本常見於企業貸款,但近期在大陸商業性個人房貸流行起來。時代財經報導,房貸「先息後本」已至少在廣州、北京、西安、鄭州、蘇州、清遠等城市推出。 6/5.新政后二手市场变天(5/27~6/2,上海链家全市二手房转定单1793套,为近两年来最高周转定单量,二手成交议价空间明显收窄) 6/5.万科今年前5月累计销售额已达1022.1亿元,当下前三房企但年減四成降幅。特别是万科2024年销售均价已年減14%,销售额仍大降,可见业绩壓力。 6/3.30大中城市新房销售环比回升、强于季节规律,年降幅收窄;二手房销售环比有所改善、绝对值再创同期新高。整体看,地产销售环比有所改善,可能跟季节性、5.17“松地产”政策等有关,未来持续性仍待进一步观察。近半月来,30大中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环比增加21.1%至31.2万㎡,强于季节规律(2017-2023年同期环比均值为增5.7%);相比2023年同期仍降35.6%,相比2019-2021年同期分别降44.6%、53.3%、52.8%,降幅有所收窄。年初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24.3万㎡,年降41.4%、相比2021年高点降59.8%。 18个重点城市二手房销售面积均值约26.2万㎡,再创近年同期新高;环比增加3.7%,同样强于季节规律(2017-2023年同期均值为-2.9%),相比2023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偏高4.8%、4.6%;趋势上看,近1周18城二手房成交面积有所回落。 6/2.日本不動產研究所JREI:最新「國際不動產價格租金指數」調查,在2023年10月至4月止過去半年裡,全球15座主要城市新屋漲幅排名:日本東京和大阪漲1.5%第一,新加坡漲1.3%排名第3;澳洲雪梨漲幅0.9%排第4;台北漲0.7%排第5;第6為美國紐約漲0.3%。倒數3名則為北京跌0.5%、上海跌0.6%、香港跌0.2%,其中香港已連兩次負成長。 6/2.為提振房地產市場,中國官方頻頻祭出救市措施,但統計顯示,5月中國房市依舊低迷,百大房企銷售額年減33.%。 6/1.中國《央視》爆料,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夏翔化工管材物流中心(濱港建材城),自2011年8月建設至今仍未完工,100多座爛尾樓「無人看管」。 6/1.為拯救房地產,中國央行5月17日發布寬鬆力度空前3大信貸政策。由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排名前100房地產公司銷售金額月增3.4%,已略有起色,第三方諮詢機構克而瑞5月31日發布的銷售數據顯示,5月份,排名前100的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人民幣3224.1億元(約新台幣1兆4186億元),月增3.4%。前5個月來看,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年減約40%以上,但降幅縮小了2.5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縮小。 6/1.中國證監會今宣布,對恆大地產集團涉及債券欺詐發行及訊息揭露違法作出最嚴處罰,分別對恆大地產及創辦人許家印重罰人民幣41.75億元(下同,約新台幣190.8億元)和4700萬元。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5/28.深圳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由原30%调整为20%,二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由原40%下调為30% 5/17.4月70城市房价:各线城市二手房价格月降年降幅均扩大;新房价,一线城市除上海涨外,北京、广州、深圳均续降势;二手房价方面,70大中城市全线跌 5/17.注意,国企开始下场收购存量房了;各地政府和城投,正在以直接收购、以旧换新、租赁等更多样的手段介入到了存量房的去化过程中。截止到5月15日,已经有超过60个城市进行“以旧换新”试点,其中,不少于15个都是国资下场收购的形式,直接由地方政府或者当地城投进行兜底。 5/20.中國上週五(17日)祭出至今最雄心勃勃房市刺激措施,承諾為國有企業提供貸款,希望藉此促進空屋銷售。但這項行動仍不被看好,分析師表示,一系列措施的規模仍太小,不足以結束這場延燒近3年的房地產危機。TS Lombard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格林(Rory Green)表示,這項貸款「遠遠不足以緩解開發商的財務壓力」,並提到,商業貸款機構是否參與這項計劃,將限制資金部署的速度和效率。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經濟學家則在報告中寫道,任何能改變規則的住房寬鬆措施,都可能需要祭出比至今為止更多的資金,先前研究表明,待售房屋庫存要恢復到2018年前的水位,將需要7.7兆人民幣.. 5/17.关键在细节!房地产“以旧换新”,高盛详解五种模式:集体收购模式、代售购新模式、回购收储模式、直接补贴模式和预付租金模式(肇庆模式)。4月底以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楼市优化政策密集“上新”,国内多个城市推出住房“以旧换新”政策,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正在成为新一轮房地产政策调整的主线。5月16日,高盛在最新的研报中表示,目前,已有超50个城市(或行政区)出台住房“以旧换新”政策,预计该政策将成为促进新房去化和稳定房价的关键政策举措。 报告梳理认为,各地“以旧换新”政策机制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模式。 集体收购模式:据高盛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南京、郑州在内的20个城市或地区采取了此模式。集体收购模式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指定的实体机构集体收购市民存量住房,收购方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价格评估后,鼓励居民购买改善性新建商品住房,最后与居民方洽谈并签约过户。 代售购新模式:目前已有包括上海、深圳在内的30个城市或地区采取此模式。代售购新模式是指:政府倡导下,房地产经纪机构与当地产开发企业开展合作,在购房居民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以旧换新”的意向后,房地产经纪机构将在新房锁定期内优先营销和转售居民的存量住房。 回购收储模式:目前已有包括重庆、郑州、苏州在内的10个城市或地区采取此模式。回购收储模式是指:政府牵头组建住房保障银行,从城投手中收购现有存量住房,用于保障性住房。 直接补贴模式:目前有包括苏州、沈阳在内的7个城市采取此模式。 直接补贴模式是指:多地对出售自有住房并购买新房的居民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或者税费减免,各地补贴方式有所不同,包括返还税收、根据置换面积补贴、根据置换单元数补贴等。 5/17.中国錢前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年降9.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年降20.2%;4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4553万平方米,年增15.7%。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4.5%。 5/1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 5/17.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1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需定购,酌情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新华社;何立峰指出,要继续做好房地产企业债务风险防范处置,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 5/17.央行连放3大招促地产 AH股房地产狂飙 万科涨停,A股三大股指均涨超1%,A股20只地产股封涨停板,内房股融创中国大涨近30%,多只房地产ETF日内涨幅超8%左右。 ***5/17.为提振房市,央行连放三大招:取消商品房利率下限,明起下调公积金利率0.25%,首套首付比降至15%。(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 5/1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 5/17.A股房地产开发板块午后急速拉升,停空港股份、城投控股此前涨停,滨江集团、天地源午后触及漲 5/9.杭州全面取消房市限購 購房可申請落戶 5/8.中國逾50城推住房以舊換新 分析:供需同時發力 5/7.路透:中國指數研究院6日公佈調查,為期5天的中國五一假期間,房屋銷售日均量年降跌47%,較2019年疫情前五一假期降約30%。報導說,在調查22個城市中,有19個城市房屋銷售較去年同期下降,廣州、上海等超大城市甚至跌逾60%。 5/6.武汉出台楼市新政,优化购房落户手续 5/2..克而瑞地产研究:百强房企4月业绩环比降低12.9%,年降44.9% 5/3.中國恆大延遲發布2023年年報及業績 公司繼續停牌 5/2.中國百大房企四月銷售額繼續暴跌,中古屋價更連跌24個月;此外,今年第一季底香港房產處於「負資產」的數量超過三萬件,創下21年來最高。中國房市研究機構克而瑞CRIC數據:四月百大房企銷售額3121.7億元人民幣(下同),月跌12.9%,年跌44.9%,四月銷售金額維史較低水準;2021~2023年,中國百大房企四月單月銷售金額分別為1.36兆億元、4306億元和5665.4億元;今年四月百大房企銷售金額不及2021年三分之一,今年前四個月,百大房企累計銷售額為1.914兆元,年降46.8%。中國指數研究院公布數據:四月中國百大城市中古屋平均價格月跌0.75%,連第24個月跌,年跌5.38%。儘管中共中央政治局4/30開會強調要消化庫存與優化預售屋,但中指院分析認為,房市止跌回穩仍有賴於市場預期心理恢復。 5/1.據知情人士透露,上海一家大型國有業主提出以至少300億元人民幣(約台幣9800億元)的價格出售旗下20棟辦公大樓,凸顯上海市商業地產低迷的嚴重程度。 4/30.北京市优化调整住房限购政策:2套房京籍家庭可在五环外新购一套房;本市户籍成年单身人士,已在京拥有1套住房的也可在五环外购房。 ***430.瑞幸咖啡:一季度总净收入62.78亿元 门店总数达18590家 瑞幸咖啡披露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一季度瑞幸咖啡总净收入62.78亿元,年增41.5%;净新开门店2342家,报告期末门店总数达18590家,其中自营门店12199家,联营门店6391家;自营门店收入45.796亿元,同比增长45.8%,联营门店收入15.080亿元,同比增长32.8%;月均交易客户数约为5991万,同比增长103.2%。 427.中國房價崩跌深不見底!3月新屋、二手屋價惡化加劇;中國房市泡沫危機難除,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二公佈3月房價,新屋年跌2.7%,而成屋跌勢更重,年跌5.9%,高盛表示,在房市惡化尚未觸底,買家望而卻步下,傳統春季旺季反彈希望破滅。 4/17.由於中國房地產開發商債務償還壓力不斷加大,以及香港房地產市場競爭加劇,目前在香港新大樓出售豪華公寓的中國開發商已陷入困境,並開始將價格削減近一半。根據彭博報導,濱海路第一棟大樓的部分單位價格已降至每平方英尺約25000港元,這比原要價45000港元折扣超過 40%。凱玥(THE CORNICHE)是合景泰富集團、龍光集團旗下的住宅項目,自2023年1月開始銷售以來,該項目共295間公寓,僅售出其中5間. 4/17.中房地產爆雷再添1家!時代中國遭銀行聲請清算 股價跌36% 4/15.中國房市崩盤一觸即發?根據高盛集團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私人開發商面臨4兆人民幣(約新台幣17.6兆元)的資金缺口,以完成預售房屋,這加劇了尚未觸底反彈的房地產行業困境 4/14.中國萬達集團深陷財務危機,近年積極變賣旗下優質資產,以償債務。據中媒最新報導指出,萬達集團連位於北京總部大樓也賣了。 4/14.中國經濟低迷,不少企業陷入困境,加上對外資的監管趨嚴,造成外商出逃,北京商辦空置率急速下滑,今年第一季空置率超過2成,創近13年新高;今年第一季北京商辦租賃成交案,來自中國內資企業的需求占比超過94%,外資僅不到6% 4/11.繼國際信評機構穆迪、惠譽後,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將中國地產開發商萬科(Vanke)的信用評級下調至垃圾級BB+,展望為負面。標普全球稱,房地產銷售和利潤率的疲軟,將使萬科的競爭地位減弱,認為該公司若無法按計畫出售資產,長期財務狀況可能惡化,突顯這家中國國有開發商壓力越來越大,因為它正面對來自投資者日益嚴格的審視,及現金短缺問題。 4/10.屬中國500強天瑞集團的中國天瑞水泥昨收前前15分鐘,閃崩99%,市值瞬間從140億港元變成1.4億港元,雖然公司表示,不清楚股價爆跌原因,且公司經營正常,今緊急停牌 4/8.中國建設銀行對世茂提清算 涉資逾0約65億台幣 4/2.中國克而瑞地產研究昨公布,中國百大房企新建住宅銷售,繼二月年減60%後,三月再跌46%至3580億人民幣。彭博指出,該數據顯示中國房屋銷售持續下滑,該產業備受期待的轉機尚未出現。中國長期的房地產銷售低迷已衝擊許多大型開發商,因北京要求銀行肩負協助振興經濟與支持債務累累的開發商之責,大型國有銀行不良貸款膨脹,資產負債表遭侵蝕 3/29.中國房地產巨擘「碧桂園」因無法如期公布財報,4月2日停牌。 3/26.曾競標台北雙子星 南海控股于品海遭法院裁定破產 3/19.美國CNN報導指出,中國監管機構指控恆大集團及創始人許家印將營收虛增780億美元(台幣2.5兆元),使這家破產的房地產開發商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財務詐欺案的核心。中國監管機構將終身禁止恆大董事長許家印進入證券市場,並補充說,許家印和恆大公司都將被處以巨額罰款。 3/13.中國房地產低迷邁入第3年,中國仍在尋找解決方案,但住房和城鄉建設上週末發出警告稱,資不抵債的開發商必須做好破產準備,而11日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將具有國企背景的房地產龍頭企業萬科評等,從投資級降至垃圾級,恐進一步削弱投資人對中國房市的信心;穆迪推估,今年前兩月,中國萬科的合約銷售年減40%至人民幣345億元(約新台幣1510億元),去年則下滑10%至人民幣3760億元(約新台幣1.6兆元)。根據最新數據顯示,萬科的營業利潤率已從2019年高峰的29%降至去年9月季度的8.4%。此外,萬科去年前9個月營業利潤僅人民幣310億元(約新台幣135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3%。預估今年整體市場可能會變得更糟,這使得銷售缺乏明確性成了萬科最大的障礙;至目前為止,中國政府一直處於袖手旁觀的狀態,任由恆大、碧桂園等大開發商陷入違約。過去萬科擁有健全的管理和輝煌成果,並在深圳與私人地產有緊密關連。任淑麗指出,如果中國放任讓萬科違約,中國今年將被推入財政深淵。 3/12.香港楼市撤辣第二周:中介称周末成交套数创3年新高,新盘加推即售罄;香港一手及二手市场皆旺,其中一手房在撤辣不足十天已录超过1500宗成交,不少内地客户打“飞的”或者坐高铁来买房。香港“撤辣”后第二周,香港楼市热度持续。 根据中原地产监测数据,中原地产十大屋苑上周末(3月9日、3月10日)成交量创3年新高;一手市场方面,在撤辣不足十天已录超过1500宗成交,香港一手及二手市场皆旺。 2/25.外媒報導,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23日突撤銷11家中國公司信用評級(恐導致中國房地產危機惡化):中國主要壞帳管理公司之一「中國長城資產管理China Great Wall A. M.」的Baa3評級;另撤銷10家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信用評級,包括中駿集團、龍光集團、建業地產、融信中國、正榮地產、時代中國、弘陽地產、寶龍地產、旭輝控股集團、中南建設等公司。撤銷信用評級原因,穆迪並未詳細解釋,僅稱該決定出於「商業原因」(Business Reason)。 2/24.怎麼救也撐不住 中國大城市新屋價連7跌,中國70大城市1月平均房價跌幅加劇,突顯房市的低迷惡化。 華爾街日報分析中國國家統計局昨公布的數據,一月中國70大城市新建住宅價格年減1.24%,月滑0.89%進一步擴大,是連第七個月下滑,中古屋價格年減4.4%,更創近九年來最大降幅紀錄。 2/19.中國上月底推出房地產專案融資「白名單」計畫,以挽救深陷危機的房地產業。迄今為止,已有5家大型國有銀行承接逾8200個住宅項目,並陸續發放貸款。香港銀河聯昌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鄭懷武(Raymond Cheng)推測,相關貸款總額可能高達3.2兆人民幣(14.1兆台幣),其中3分之1是新貸款。 根據澎湃新聞等中國媒體指出,這5大國有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與中國交通銀行,這些銀行各自都收到2000多份申請。其中,交通銀行得到1442個「對接」項目,中國銀行審查了110多件申請,批准了75個對接項目。另一大型國有銀行中國郵政銀行也收到融資需求對接項目,但尚未公佈具體細節。 1/31.中国房地产企业1月成绩单:百强房企业绩同比降低34.2%,新房供需环降超4成1月新房市场季节性回落,供求双淡,百强房企1月业绩同比降低34.2%,单月业绩规模创近年新低。 1/30,网传苏州全面取消限购,买房不再限面积及套数。对此,澎湃新闻致电苏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表示,购买新房、二手房不做购房资格审核,新房限售政策仍为两年。苏州市房产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从今天开始,不再审查套数,也不看购房资格。” 1/29.高善文:中国房地产正在经历价格修正,而非泡沫破灭,二手房修正已完成,现在核心问题是它 1/29.资不抵债,被正式下令清盘!中国恒大回应:已尽全力,非常遗憾!专家解读… 1/27.上海市市长龚正:“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首先坚持分类施策,打造示范项目。重中之重是打好“两旧一村”攻坚战,今年我们将完成12万平方米的零星住宅、31万平方米不成套的旧住房改造,再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同时我们将继续持续推动一批老旧工业区、商业区、风貌保护区等的更新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质。 1/27.据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披露的消息,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根据《通知》内容显示,其中提到,要优化调整限购政策,在限购区域范围内,购买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不含120平方米)住房,不纳入限购范围。在限购区域范围内,居民家庭将自有住房用作租赁住房并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的,或者在广州市存量房交易系统取得房源信息编码并挂牌计划出售的,购买住房时相应核减家庭住房套数。对于具备合并不动产权证书条件的房屋,购房人可以申请转移登记业务、合并登记业务一同办理。商服类物业不再限定转让对象。 1/23.美國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重押中國的投資策略,曾被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抨擊將數十億美元投入中國是「悲劇性錯誤」,如今在中國經濟低迷下,也打算出脫資產。美媒披露,貝萊德正以低於購買價30%的價格,出售位於上海的一棟辦公大樓。 1/20王健林已卖掉10座万达广场,在2023年12月25日至30日期间,苏州太仓万达广场、湖州万达广场、广州萝岗万达广场和上海金山万达广场被密集转让,接盘方均为中联基金旗下公司。 24-1/3.由於中國經濟低迷,大量企業關廠、裁員或減薪,許多屋主因為收入減少,無力償還房貸,被迫讓房屋流入法拍市場。根據統計,2023年前11個月,中國各類法拍屋共70.9萬套,年增33%。根據中媒《財新網》報導,過去幾年中國法拍屋掛牌數量快速上升。中指研究院法拍數據庫的資料顯示, 2022年中國有60.6萬套法拍屋,較2021年的44.7萬套激增35.7%,去年前11個月各類法拍屋達70.9萬套,全年恐再創新高紀錄
++++++++++++++++++
23--12/25.親中派也逃了?黑石拋售中國逾430億不動產 揮軍歐洲(黑石集團(Blackstone)執行長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今年11月15日花了4萬美元,在舊金山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同桌共餐後,該集團隨即傳出拋售在中國11個物流園區,價值100億人民幣,並加碼投資歐洲房地產,其中包括龍地南京濱江冷鏈物流園、龍地廣州空港物流園、龍地佛山南海物流園、武漢樂盛物流園、龍地青島港物流園等。黑石將一半以上的房地產投資配置在歐洲,此前通常聚焦美國,歐洲房地產投資占比約 20-30%。這一轉變表明,全球最大的商業不動產投資公司-黑石集團,正從市場動盪和陷入困境的賣家中,撿到了便宜貨。 12/21.中國操縱數據!北京房價跌1至3成 官方卻稱漲5% 12/20.大到不能救?中國2兆元割韭菜慘案 中植集團建立於1995年,是中國大型資產管理公司,集團總部位於北京,企業堅持產融結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後來才形成「實業及金融」的雙主業模式,逐步發展成為涵蓋實體產業、資產管理、金融服務、財富管理等領域的綜合企業集團。不過,中植集團旗下4大財富管理公司,恒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代銷的定融產品,在今年6月下旬相繼出現逾期,甚至在7月之後全面停兌,其中相關聯的信託公司中融信託8月起也開始爆發違約,據了解,該集團在創辦人解直錕過世後,情況就一路走下坡,並陷入流動危機,而關鍵導火線是該集團在房地產的投資失利。 12/15.今年中國股債市慘跌,迄今已有401檔基金清算退場,多檔基金甚至成立不滿1年就夭折。 12/7.CNBC報導,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駐新加坡首席經濟學家盧姿蕙表示,中國爛尾樓問題至少需要4至6年時間解決,貴州等貧窮省份的爛尾樓問題,甚至需要20年才能解決。盧姿蕙5日發布報告指出,無論是從官方的待售房屋或營建銷售比來看,全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至少要再花4至6年時間,才能蓋完尚未完工的建案;這意味著中國政府對開發商增加融資等解決方案,都無法直接處理爛尾樓問題。 11/24.中植系負債逾2兆 中國房產爆骨牌效應(集團負債規模介於4200億元人民幣至4600億元人民幣(一.八六兆台幣至二.○三兆台幣)之間,但總資產僅約2000億元人民幣,已嚴重資不抵債,面臨重大經營風險,短期內可用兌付債務的資源遠低於整體債務規模。今年七月,中植的財務危機浮上檯面,因其旗下企業中融信託投資房地產失利,無法按期支付數十種投資商品,涉及資金規模至少達三五○○億元人民幣,引發國際關注中國是否會爆發金融危機;一名房企高層表示,從二○一八年起,房企加速擴張,但融資管道開始受限,手握巨額資金的中植系自然成為金主;數據顯示,從二○一七年至二○二○年,中融信託向房地產投入資金的比例逐年升高,分別達六.六一%、十.九九%、十七.六五%、十八%。 11/23.彭博:中國正採至今為止最有利措施,希能結束房地產危機,擴大向銀行施壓,要求協助填補穩定房產業,及交付數百萬間未完工公寓所需4460億美元資金缺口,中國制定政策者正在敲定1份有資格獲得財政支持的50家房地產開發商名單草案,包括碧桂園、遠洋集團等都將入列,北京預計將重點幫助一些陷入困境的建商,知情人士透露,監管機構將在幾天內敲定名單,並發給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與此同時,中國當局也表明,銀行應增對開發商融資,以降額外風險,確保建案完工。 11/21.地产债多数收涨,龙湖、金地涨收居前22龙湖-03涨超14%,22龙湖-02,21龙湖-04,02:涨超12%,“21龙湖06”“20龙湖04”涨超11%, 11/13.媒披露,高盛集團持有的香港辦公大樓售價已經下調至9億港元(約台幣37.26億),比今年初喊價13億港元(約台幣53.82億)砍了3成,大約降價4億港元(約台幣16.56億),表明香港商辦景氣低迷。 **11/12.原拟于12月中旬举行的2023杭州国际酒业博览会延期举行。一时间,“白酒寒冬”提前到来”等声音不绝于耳。本次展会延期或主因中小白酒企业渠道库存压力较大,延缓了采购需求。一方面,《2023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称,今年春节后很多白酒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双十一期间,电商平台更是出现1499元的飞天茅台酒、800多的52度八代五粮液、300多的52度剑南春等“破价”。另一方面,在产量逐年下滑的背景下,白酒上市公司库存继续走高。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了13.13% 一边是白酒产量的急速减少,一边是白酒库存的不断增加。这背后反应的是白酒消费人群正在显著减少。 白酒这十几年的增长逻辑:消费井喷、行业洗牌、涨价,似乎已经无以为继。企业需要开始进一步的洗牌和分化。不过从三季度收入来看,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多家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还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显示白酒产业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11/9.央行: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11/7.繼全球最大2家開發商恆大及碧桂園陸續違約後,中國另一家巨頭房產開發商萬科也岌岌可危。為挽救市場信心,傳中國罕見的向萬科提供支持,力阻第3家大型開發商走向違約。《彭博》引述參加萬科所電話會議人士透露,萬科獲國資大股東深鐵表態力挺,將承接部分專案活絡資產。 深圳地鐵董事長辛杰強調,「萬科背後是深圳地鐵,深圳地鐵背後是深圳國資」。深鐵將根據市場情況支持萬科,包括承接萬科在深圳的部分城市更新專案,幫助萬科注入新的流動性,交易金額預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同時將購買萬科在公開市場發行的債券,提振市場信心。 11/3.“酱香拿铁”引爆业绩!瑞幸公布:3个月实现近10个“小目标”;三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84.9%,瑞幸或已进入增长的“正循环”。 瑞幸咖啡(OTC:LKNCY)Q3财报:不出意外,其营收、门店规模继续“狂飙”。Q3总净收入72.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9%;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营业利润为9.61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率为13.4%。 这个季度里,瑞幸的门店规模进一步扩大,净新开门店2437家,总门店数量环比增长22.5%。截至第三季度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13273家,其中自营门店8807家,联营门店4466家,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预计年底门店规模将达到15000家。 11/2.泸州老窖也提价了!11月1日,继贵州茅台提高出厂价后,泸州老窖旗下泸州老窖怀旧酒类营销有限公司也发布提价通知,三款不同度数的500ml“60版特曲”经销商结算价均上调20元左右,上调幅度在4%-5%。10月31日深夜,贵州茅台宣布上调53%vol贵州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引发全行业及整个资本市场高度关注与热议,贵州茅台11月1日股价一度以涨停价开盘 10/27五粮液Q3財報:营业、净利呈两位数稳健增长。第三季营收170亿元,年增16.99%;净利57.96亿元年增18.6%;前三季营收625亿元,年增12%,归母股东净利228亿元年增14%;稀释后EPS:Q3为1.493元元年增18.6%,前三季5.150元年增14%。 10/22.贵州茅台酒财报:前三季营收年增18.5%至1032.68亿元,归属股东净利年增长19%至528.76亿元,公司史上首在前三季度营收突破千亿、净利润突破500亿元。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增速超过年初定15%增长目标,日赚逾1.9亿元。虽业绩仍保双位数增长,但增速已有所下滑。三季度,贵州茅台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04%、15.68%,相对于上半年均超20%年增幅,都有下滑。 受经济下行风险影响,商务消费受影响,必导致商务消费主选酒受影响,部分商务人士选囤酒消费,而非新购酒消费,影响公司三季度数据表现。从渠道收入来看,直销占比收入进一步提升。前三季度,公司直销渠道收入462亿元,年增长44.9%,这一数据远高于批发渠道收入增幅。收入高速增长,带动公司直销渠道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2年39.79%,提升至今年前三季度的44.75%。公司直销渠道指自营和“i茅台”数字营销平台渠道。渠道改革,亦是贵州茅台近年来的重点。强化直营渠道,是贵州茅台渠道改革的发力点之一。 从估值来看,贵州茅台目前依旧存在估值溢价。在白酒板块中具备更高业绩确定性,其估值溢价长期高于其他高端白酒企原因之一。 分产品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系列酒实现收入155.94亿元,同比增长24.35%,高于茅台酒17.3%的增速。上半年,公司系列酒收入已突破100亿元大关。机构分析认为,系列酒增长预计主要由茅台1935贡献增速。 在控股股东推出增持计划和半年报加持下,贵州茅台股价自2022年10月底创下阶段低点后,开启上涨行情。而2023年9月以来,公司股价开始出现调整。市场对大消费概念预期较低,作为消费股的代表,贵州茅台自然受到的影响较大。其进一步称,股价要与企业经营保持一致,在民众消费疲软、市场缺乏信心情况下,贵州茅台股价下跌可理解。股价续下滑背后,是北向资金续减仓,Wind数据可見。“在美联储或将续加息预期下,外资持续流出A股等新兴市场,贵州茅台作为长期受外资青睐白酒板块龙头,近期外资持仓比例也续降低。 贵州茅台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在三季度也有所变化。贵州茅台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第二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8698万股,相对于半年报中8791万股,减93万股。上半年,该股东增持贵州茅台股超300万股。 10/19.贵州茅台股价开盘后跳水,截至发稿股价下跌超5%,创4个月新低。 10/20.证监会: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 10/20.110月百城首二套房贷利率创新低 银行维持较快放款速度(贝壳研究院:10月百城首二套房贷利率创新低。2023年10月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3.88%,月降2BP;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4.44%,月降13BP。10月首二套主流房贷利率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4BP和47BP。本月银行平均放款周期为20天,月持平,维较快放款速度) 10/18.彭博:彭博追蹤的中國開發商指數,18日跌1.2%到14年來低點。領跌股是中國恆大和時代中國控股。 ***10/18.“新财富六连冠”董广阳:三季度是大众品底部,茅台汾酒已体现出价值功能性食品进入快速成长期契机已到 10/11.《彭博》:為挽救國內房地產市場低迷已久的買氣,中國政府近來採取一系列房地產寬鬆措施,但成果似有限,中國家庭對房市前景仍持謹慎態度。據摩根士丹利調查數據,有超過80%受訪中國家庭不願購房 10/10.離岸債違約倒數,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2007.HK)今公告,集團目前在資產處置方面面臨「重大」不確定性,現金狀況面臨壓力,可能無法在到期時或相關寬限期內履行所有離岸付款義務,今股價面臨0.8港元保衛戰,2天股價跌11。 10/10.中國房地產危機持續蔓延,有中國「都更之王」之稱的中國開發商佳兆業集團(01638.HK)被債主告上法院,恐面臨強制清算。對此,佳兆業集團表示,如果被迫清算,債權人只能收回不到5%的資金。《路透》報導新加坡對沖基金布洛德峰投資顧問(Broad Peak Investment)於7月時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了針對佳兆業的清算聲請,指控其未支付價值1.7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7.4億元)的境內債券。 10/9.中國恆大集團財務危機已快撐不住,該公司發行的九檔中資美元債價格已下跌近五十%,且未能清償的到期債務累計近二八○○億元人民幣。此外,在中國恆大出事後,數十家上下游公司已經破產,波及範圍難以估計。 9/29.中國規模龐大的房地產泡沫已經破裂,但儘管房市長期低迷,房價仍未大幅下跌,部分原因在於中國許多城市在過去2年裡對房價實施了嚴格的管控,以保持房價穩定,但如今中國開始鬆綁這些管控措施,後果恐難以預料。《華爾街日報》 彙整中國數十個城市先前的規定顯示,中國地方政府通常禁止開發商對未售出新房提供10%至15%甚更高折扣;在一些城市,官員還規定了中古屋售價的下限 9/29.花旗出脫中國財管業務 傳匯豐接手 9/28.中國恒大系股價大跳水!港交所今暫停交易 9/28.中国恒大: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中国恒大:本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本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先生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股票将续停牌。 9/27.中媒:踩到中國房地產地雷 海通國際今停牌傳將私有化 9/27.中國城市化動力將結束 修復房市恐耗時10年 中國經濟學家、市場分析師洪灝表示,中國的城市化動力可能即將結束,這可能會進一步損害本已陷入困境的房地產產業。他表示,修復房地產行業可能是中國當前一項多年甚至達十年的工作,原因是中國建造了太多的住房。 9/26.中國房市再傳惡耗 中泛破產清算、上半年營收抱蛋 9/25.中國恆大無法發行票據 股價重挫逾23% 9/25.中國空屋可住30億人,14億人口2倍多;彭博:中國國家統計局前副局長賀鏗23日東莞論壇上,罕見陳述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住房嚴重供給過剩狀況;他引述最極端數字指出:「目前的空置房屋數量足以容納三十億人,也就是十四億人口住不完。」賀鏗提到中國開發商債務問題,據他數年前估算,主要房產業資產負債率幾乎都超過九成,而如今問題房企爆發的債務動輒以兆元人民幣計,更是嚴重。過去中國家庭認定房價只漲不跌「房地產信仰」,使專家不斷警告恐面臨史詩級泡沫破裂危機;即使疫情肆虐2020年,中國房市泡沫仍快速膨脹。高盛數據:2019年中國住宅和開發商庫存總額累積已達52兆美元,是美國住宅市場規模兩倍,甚至超過整個美國債券市場。中國人民銀行調查也顯示,至2019年底,96%中國城鎮家庭至少擁有一間住房,遠高於美國65%的住房自有率。中國廣發銀行報告,中國城鎮居民現有財富近78%綁在房產上,美國該比率為35%。 9/25.《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房地產危機及家庭財富縮水,使疫情前布局海外房市的中國投資人急於拋售境外資產,以緩解惡化的財務壓力。 報導指出,廣東房仲業者史蒂芬.姚今年初受託為兩百多名客戶出售在東南亞的房地產,這些客戶許多是中國二線城市的中產家庭。姚表示:「許多客戶已無力支付這些房地產投資的尾款,同時急需現金來解決他們的財務問題,比如公司倒閉、裁員以及房貸違約,有些人已無額外資金繼續持有這些海外資產」 9/21.為刺激持續低迷的房市,廣州昨(20日)宣布取消過去13年來所實施的限購令,部分地區將全面開放民眾買房。中媒表示,廣州是一線城市中首個打破限購的城市,具破冰意義,也意味鬆綁令從2至3線進入1線城市,接下來將觀察北上深是否跟進。 9/20.深圳“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已半月有余,深圳单周新房住宅、二手住宅成交量延续增长态势。深圳贝壳研究院监测数据,在刚刚过去的半个月里,深圳楼市二手房带看量环比上升74%、成交量环比上升62%,新增客源量上升超过28%,深圳楼市“金九”行情初步显现。 9/20.寄望變失望 貝萊德轉彎砍中股評等:房地產業危機四伏 刺激措施效果有限「加碼」調降至「中立」;貝萊德投資研究所BII 18日將中國A股投資評等由「加碼」調降至「中立」,理由是中國房地產行業危機四伏,加中國推出的刺激措施效果有限;一週前,才對中國刺激措施表厚望,表示受抑制通膨將為更多政策寬鬆創造空間;今年二月將中國A股投資評等調升至加碼,當時理由是中國去防疫清零措施重啟經濟後有投資機會;這次轉彎包括波以文(Jean Boivin)在內BII策略師發報告指出:「中國成長放緩,政策刺激措施不像過去那樣大,結構性挑戰難解,長期成長將惡化,地緣政治風險會持續。」上海美國商會最新調查:由於地緣政治緊張,加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在中國經營的美國企業對於未來五年在中國商業前景的樂觀程度,降至開始記錄以來最低。 9/19.中國融創在美國聲請破產保護 9/18.恆大旗下金融公司多人被捕 股價再急挫 9/15.中國國企、不動產開發業者遠洋集團(Sino-Ocean Group)爆發財務危機,遠洋集團15日提交給港交所文件透露,已暫停支付所有境外債務,包含由該公司擔保的8種境外美元證券,皆於週五上午9點停牌。背後原因是中國房地產行業危機加深,導致該集團流動性緊張 9/12.“认房不认贷”落地后置业意愿提升:北京新房成交增16.9%,上海二手房成交周期缩短;中指调查数据显示,政策执行后,全国置业意愿提升15百分点,北上广深均提升明显,其中北京、上海均提升約20百分点。 9/10.香港颱風、暴雨災情慘重 分析:愛國者治港失敗 9/7.中國房地產市場低迷,根據已發布上半年財報的170家房企中,有高達80家虧損,合計總虧損金額高達2060.89億元人民幣(約新台幣9008億元),這還不包括藍光、泰禾、陽光城、新力等8家A股退市房企。 9/6.港股地产股持续狂飙,中国恒大涨超80%,融创中国一度涨逾70%,世茂集团涨近52%,佳兆业集团涨近30%,龙光集团涨逾25%,融信中国涨近23%,富力地产涨近19%。 9/4.地产股、债集体大涨,融创、碧桂园股价重回1港元上方(港股碧桂园涨近18%,融创中国涨近29%,股价均重回1港元上方;A股世联行、中迪投资、我爱我家涨停。地产债方面, “20中骏02”涨超32%触发临停,“21金地03”“20龙湖06”均涨超10%) 9/2.一线城市全部落地!二线城市已有7个“认房不认贷”继广州、深圳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后,9月1日,上海和北京也先后宣布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至此,一线城市全部落地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9月2日,二线城市仍在陆续跟进落实“认房不认贷”,苏州市发布通知官宣执行“认房不认贷”。安徽省也于今早发布通知,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 8/31.中國房地產巨頭碧桂園今年上半年虧損達489億人民幣 8/30.玻璃主力合约触及涨停,报1716元/吨,创逾4个月来高位。 8/28.市場憂許家印鋪設退路 恆大復牌首日股價暴跌87%,市值1天蒸發約700億 都是法國最大出口市場中國經濟爛,且很多法國酒莊老板是中國富二代,用酒莊買賣酒洗髒錢,這波被習土皇整得很慘…… 8/27.隨著消費習慣改變,人們對法國葡萄酒需求下降,導致葡萄酒生產過剩、價格大幅下跌,許多葡萄酒商陷入財務危機。法國政府將撥款2億歐元購買葡萄酒庫存並予以銷毀,以支持陷入困境酒商及支撐葡萄酒價。 (23-4/25.LTN經濟通》逃離波爾多?50座中資酒莊求售) 8/22.中國房市低迷擴散 北京頂級商辦空置率 八年新高 8/20.陷入財務困境的中國最大民營建商碧桂園將提出計畫,將在3年內分7期償還1筆總額達39億元人民幣的私募債,並將於本週與債權人開會,討論這項提議。(有國資背景的遠洋集團日前也坦承,無法在8月13日的截止日期前支付1筆2094萬美元(6.7億台幣)的公司債利息,並宣布該公司債於8月14日停止交易。遠洋集團今年上半年預估虧損金額達170億元至200億元,債務總額達1902億元。 8/20.中國房市暴雷擴大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導,深圳房仲業者「深圳中原」遭地產開發商積欠逾10億人民幣仲介費,進而控告恆大、佳兆業、世貿、寶能、龍光等涉案開發商,要求付款。開發商積欠仲介費也導致深圳中原無法支付員工銷售佣金,引發抗議) 8/19.《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恆大集團十七日依美國破產法第十五章,在紐約聲請破產保護,尋求法院批准重組該公司逾190億美元境外債務,若聲請獲准,將是全球規模最大、最複雜的債務重組之一。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恆大在美國聲請的是破產保護,而非破產清算,顯示恆大力拚死起回生、重組營運,避免陷入破產解散境地。恆大股票2022年三月起停牌,近期披露,恆大負債總額2.437兆人民幣,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二%。至去年底,恆大已售但未交付房子達七十二萬套; 負債3350億美元恆大,是全球負債最多的房地產開發商,上月恆大獲香港特區政府批准,在本月對境外債務重組計畫進行表決,17日的行動可能代表該集團位於香港、英屬維京群島與開曼群島的三家公司境外重組程序將獲確認生效;2020年中國政府推出「三道紅線」政策,嚴厲打擊地產開發商過度借貸模式,導致相關企業籌資能力嚴重受限;2021年時為中國第二大地產商的中國恆大爆發違約,引爆中國房企違約潮,中國房市榮景急遽衰弱,恆大與債權人針對重組事宜進入談判。恆大集團聲請破產保護數小時後,中國另一地產開發商「Soho中國」公布財報,前半年利潤較去年同期大減九十三%,總負債一六○億人民幣,其中一家子公司的銀行借款恐出現交叉違約,「公司未來出現重大不確定性」 8/19.1年來股價跌近80% 碧桂園被踢出香港恒指 8/16.中國大型地產開發商碧桂園2筆美元債息跳票,除重傷中國經濟外,全球金融各大巨頭也踩雷,其中又以世界第1大基金公司貝萊德(Black Rock)的曝險金額名列第1名。彭博:碧桂園近期美元債券曝險部位,美國貝萊德以及歐洲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安聯(Allianz),合計對碧桂園曝險高達6.529億美元。據8月11日文件顯示,貝萊德持有碧桂園美元債券約3.519億美元。而根據6月30日的文件顯示,安聯的持有金額為3.01億美元,位居全球金融圈的第1名與第3名。而第2名為匯豐控股,持金額為3.43億美元。第4名富達國際1.8億元,第5名瑞銀集團則持1.33億美元。而摩根大通也持1.16億元居第6名。 8/15.小摩警告:繼碧桂園後 12.3兆元中國REIT風險更高 8/14.碧桂园首只境内债展期方案:“16碧地05”拟本金展期三年,多个项目股权质押增信 **8/12.中國知名經濟學家,曾任恆大首席經濟學家兼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發文呼籲中國政府,不能讓「宇宙第一大民營房企」碧桂園倒下,因將重創上下游60多產業與數千萬人就業,且將衝擊市場信心,並引發金融風險,是「不可承受之重」。 8/13.中國中融信託踩雷!數兆產品止付 5千家企業受牽連(,五矿信托、光大信托紧急辟谣) 8/13.央企-中融國際信託因投資房地產失利,驚傳已有3500億人民幣(約台幣1.5兆)信託產品暫停兌付,還傳涉及停兌規模高達6000億人民幣(約台幣2.6兆),市場形容中國版「雷曼風暴」來了,銀行憂心城投、信託加速爆雷,進而引發擠兌 8/13.碧桂園財務危機越演越烈 11檔公司債停止交易 8/11.中國建商碧桂園跌破1港元成「雞蛋水餃股」 市值縮水1.5兆 8/10.交易所地产债收盘多数下跌,碧桂园债券“21碧地01”跌最大跌超50%,“21碧地03”跌超40%… 8/10.中國房市連環爆!大型開發商碧桂園財務危機擴大,比恆大更嚴重 8/7.彻底爆了!李嘉诚大抛售房产,被疯抢!香港楼市价格战来袭?李嘉诚新楼盘“亲海駅II”以7折价格抛售,引发香港地产市场热潮。项目开启认购后前2日收票超过5000张,超额认购18.6倍。长江实业集团于8月6日宣布,按原价再加推122套公寓。 8/7.茅台大动作!超110亿,落地!贵州茅台目前账上持有大量现金,计划出资参与设立两只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超过110亿元,分别是茅台招华(贵州)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茅台招华基金)和茅台金石(贵州)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茅台金石基金)。 8/4.身家超300亿!茅台背后的“私募金主”们 私募规模与茅台“一同浮沉”,贵州茅台,作为两市第一大基金重仓股,在2023年第3季度走出上涨行情。就在这波行情启动前,有两家百亿以上规模私募基金,精准加仓茅台,充分享受拉伸行情。 營收約2800億台幣,淨利約1400億台幣 8/2.贵州茅台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逾两成,渠道、新品改革承销待考;股王”贵州茅台略超预期半年报:营收695.8亿元,年增20.8%,净利359.8亿元年增20.76%;营收略低于预计706亿元,净利略超预期356亿元。茅台酒和系列酒营收592.8亿元和100.7亿元,年增18.6%,32.6%。渠道:直销和批发营收314.2亿元和379.3亿元,年增50%和3.6%,直销占比达45%,上年同期36%。二者季增速同步,均为20.76%?另值得注意是,报告期内贵州茅台营业成本年增25.5%至57.1亿元,财报中归因“本期销量增、生产成本增及产品结构变化”。 7/31.AH股地产股集体大涨(港股富力地产涨逾20%,佳兆业涨逾15%,正荣地产涨逾11%,融创中国涨逾8% 7/31.恒大汽车盘中异动拉升,一度涨近60%,此后涨幅快速回落至34%。 8/1.广东正推动放宽广州、深圳“限牌”,支持广州、深圳等汽车大市实施购车补贴、以旧换新 7/26.疯传!楼市迎免税重大利好?专家:乌龙!专家指出,《指引》多数内容属于过去几年已持续落实的政策,此次应理解为对此类诸多优惠政策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再宣传,更好释放税费政策宽松的信号和导向。 地產債大狗熊翻: 7/25.碧桂园地产债大反弹爆臨停:20碧地03,20碧地04,21碧地02,20碧地01,分别爆涨25.7%、25.1%、21.8%和20%。 (7/21.碧桂园境内债掀起临停潮,碧桂园2026年到期票面利率2.7%美元债一度跌12%,至每1美元买价20.53美分,触及11月11日来最低水平。多只债券跌超20%。“21碧地03”、“21碧地02”跌超30%,“19碧地03”跌超29%,“21碧地01”跌超27%,“21碧地04”跌超26%) 7/25.在接连政策和中央定调利好刺激下,7月25日,上百只地产股集体飘红,创下今年以来地产股最大的普涨盛况之一。 7/21.长江证券:回顾2009年如何调整存量房贷利率(金融危机期间曾下调过房贷利率:2008年10月,为促进房地产销售,央行出台政策,将房贷利率下限由基准利率0.85倍下调至0.7倍,并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 7/21.存量房贷利率暂未调整,但已有银行内部口头通知:会降 7/18.中國恆大集團17日公佈延遲已久2021、2022財報,總計虧損5819億人民幣約810億美元,負債總額也上升。綜合外媒:2021年和2022年淨虧損分別為476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2.1兆)和1059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610.8億),而2020年營運還正常時,淨利為81億人民幣。 7/6.中指研究院:2023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结与下半年趋势展望。报告认为,当前多数城市限制性政策已取消,下半年需要更大力度的托底政策才能遏制住市场下行趋势。当前购房者置业情绪仍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居民收入预期偏弱、房价下跌预期较强、购房者对期房烂尾的担心等依然是关键,这些因素能否好转以及政策托底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下半年市场恢复仍有波折,全年销售面积在13亿平方米左右。回顾“十四五”前半程,2021-2023年5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合计约31亿平,占到中指此前对“十四五”预测总量的50%,进度基本拉平。市场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预计未来两年将逐渐回归常态,年均商品住宅销售规模在12亿平方米以下。 7/6.外企跑了?中國深圳商辦空置率24%、租金崩跌近3成 7/4萬科集團董座郁亮坦承 中國房市比預期更糟 7/2.新屋連2跌、二手房14黑 美媒︰中國房市衰 拖累經濟(占中國經濟活動四分之一的房地產市場持續面臨嚴峻下滑壓力;同時,六月新建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年減逾二十%。報告說,如果政策托底力度有限,購房者置業信心難有明顯改善,那麼房價下跌的態勢恐延續。 6/29.李嘉诚又杀回来抄底,自2018年宣布退休后,长和系创始人李嘉诚已很少出现公众面前。但最近,这位95岁、曾经华人首富频露面,欲收购香港半山海景豪宅凯玥,货值超300亿港元。该项目由龙光地产和合景泰富联合持有,长实集团确实在与项目债权人之一的汇丰银行接触,拟获得控制权。 6/27.還債潮襲擊 中國2建商爆違約 6/20.房市風暴襲來!上海屋主猛砍價套現 仍乏人問津 6/18.中國拚保交樓一年 多數爛尾樓仍未復工 6/15.前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5701亿元年降7.2%,住宅投资34809亿元年降6.4%,商品房销售面积年降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2.3%;商品房增8.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11.9%)。 6/9.5月,上海二手房单月成交量回落至1.53万套。部分溢价较多的学区房板块成交价格回到了2019年。 6/2,今年4月下旬,中國宣布全面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富人不想財產曝光!5月掛牌率最高來到6.5%,上海豪宅拋售量創8年新高 5/26.杭州房东们的焦虑:我的二手房卖不掉 5/25.厦门楼市奇观:开发商买房送两头猪,打响拆迁户房票争夺战 5/24.5月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小区业主自发“抱团保价”,采取发倡议书抵制中介压价、向相关部门投诉阻止低价地块出让等各类情况进行“房价保卫战”。 5/20.警鈴大作 彭博專欄:中國房企101億美元違約就要炸開 5/20.裁員30%起跳!中國前首富王健林 恐步上恒大許家印後塵 5/18.财政部:1-4月累计,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761亿元年降21.7%;相关支出16106亿元,年降17.1%。 5/16曾经的深圳市销量季军,创造了4小时清盘、千人摇号选房的深圳光明区勤诚达正大城,如今也落魄到交房艰难的窘境。 近期勤诚达正大城四期停工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引发不少业主担忧。按照合同,正大城四期将在今年年底精装交付,业主则担心,以目前勤诚达的施工进度,年底很难如期交付。 5/5.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三、四線城市房價較2019年最高峰下跌20%至50%,整體房市在過去3年蒸發人民幣數十兆元,已買房者面對房價下跌,可能影響其消費行為。 5/4.五一假期商品房销售续低迷,五一假期前4天,30大中城市商品房计售45.7万平方米,2019年来同期最低,只2021年同期40%;分城市层级看,假期前4天,二三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都是2019年来同期新低;一线城市相对好,商品房计售18.9万平方米,好于2019和2022年同期,但不及2020年和2021年同期水平,约为2021年同期销售面积88% 4/15.3月70城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增加,一线新房环比涨幅扩大,成都同比涨幅领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64个和57个,比上月分别增加9个和17个;同比上涨城市分别有18个和8个,比上月分别增加4个和1个。新房方面,昆明以1.2%环比涨幅领涨,成都则以8.5%同比涨幅领涨。二手房方面,遵义以0.9%环比涨幅领涨,成都以9.4%同比涨幅领涨) **3/30.日赚1.72亿!茅台去年:营收年增16.9%至1241亿元,距1259亿元目标仅差一小步,归属股东净利627亿元,年增19.55%,eps49.93元,年增19.55%。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366.99亿元,年降42.7%; Q4:营收369.4亿元年增长17.1%,归属股东净利183亿元年增20.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72.93亿元,季增长189.9%;计划今年营收年增15%,宣布拟派现金红利逾325亿元。 3/16.中國房屋空置率高,目前共有6億棟房屋建築,平均2人就有1棟樓。 中國房市綁架地方財政 玉石俱焚 3/2.历史周期:二手房回暖到新房回暖往往在一个季度内完成(历史周期中,9重点城市二手房交易量与商品房交易量回暖往往同期发生,或商品房交易滞后1-2月;商品房年增回暖幅往往不低于二手房回暖幅度50%2015、2018年,二手房、商品房的交易量回暖往往伴随着新建商品住宅价季增) 3/2.地产巨头再融則資(保利发展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5亿元;万科企:将通过配股筹资逾39亿港元) 2/28.深圳2月二手房成交量已突破3000套,创2022年来新高 2/28.中国房地产企业2月成绩单:市场成交月增超4成 百强房企格局分化 2/20.广州也有“超长贷”,“超长贷”家族又添新成员,广州的房贷借款人最高年限放宽至85岁,不过和一般的接力贷相比,广州的借款人必须是一个主体,直系子女只能做担保,不是借款人。此外放贷速度也大幅提高,从此前的动辄3到6个月,缩短至1个月内,有些甚1~2周即可火速放款 2/20.近期二手房成交明显回暖,接近2021年天量成交之年水平。 二手强、新房弱。尽管三十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较2022年略低。一旦二手房成交热度向新房扩展,2023年商品房销售很可能会明显转暖。 2/16.80岁算什么?!贷款年龄可以达到100岁建发房产海报推出重磅利好,住房按揭贷款年龄加贷款期限放宽,如果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最长可贷至100岁 2/15.四季度高瓴HHLR集中配置中概股,加仓阿里、京东、拼多多(四季度高瓴增持和新进共11只中概;十大重仓股中仍有七只中概,除头号重仓股百济神州外,其他中概持仓排名均上升,京东从第三升为第二,阿里升三位至第四,拼多多升两位至第八,美国矿业公司自由港麦克莫兰新晋前十。四季度高瓴还加仓微软,新进消费领域的亚朵) 2/6.房企美元债融冰!万达发出年内第二笔美元债(万达商管今日成功发行了3年期、以美元计价的高级无抵押债券,发行规模为3亿美元,发行票面价为11%,较指导价收紧12.5基点) 2/5.有钱人,狂甩豪宅(与2021年比,全国高单价二手豪宅成交量几乎腰斩,10万/平方米以上二手豪宅成交量跌55%,15万/平方米以上跌52%) 1/16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获悉,该行今日举办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签约仪式,与沪上16家房地产企业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意向性融资总额达2400亿元。根据合作协议,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对接沪上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房包括但不限于地产开发贷款、按揭贷款配套、保函、并购贷款等综合化金融服务 1/14.中國保交樓大爛尾!實際復工只有2成 1/8.北上廣也鬧窮?中國廣州地方債餘額1年暴增4千億(中國房企在習近平打壓下,不是破產、就是違約,直接波及地方財政,連一級城市廣州也遭殃。2022年,廣州市土地出讓收入僅1552億人民幣,年減32%,同時,地方債餘額還暴增929億人民幣) 1/6.2023首家違約房企 時代中國宣布暫停支付6筆美元債 1/5.元旦楼市强于去年,核心城市回暖不同城市分化行情加剧,核心城市如北上杭等成交面积较去年元旦假期增长,但大多数三四线城市购房情绪仍在低位。 23-1/2.金融時報:香港2022年房屋銷售年降40%,跌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來最低水平。分析師表示,香港房地產市低迷,預計到2023年年中才會觸底,明年房價可能再下跌10%。高盛香港房地產和企業集團股分析師 Praveen Choudhary:2022年是自2008年來香港房產最糟糕1年。 23-1/1.中指院:中國百大房企2022年,買地金額約1.3兆億人民幣年驟減49%。
++++++++++++++++++++++++++
22-12/23.斂財!火化要排1個月 北京殯儀館插隊先燒喊價13萬 12/22.債台高築 上海復星自救 打折賣資產給華融 12/16.中國房地產業暴雷頻傳,陷入債務危機,整體產業下行風險加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15在出席活動時表示,房地產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正考慮推出新的舉措,來努力改善房地產業的資產負債狀況。 12/7.反送中,人口大量外移,加升息致房貸壓力加重,衝擊香港房地產市場,住宅物業價格已創下近5年的新低,香港房市迎寒冬(香港10月房價指數跌至352.4,創2017年11月來最低水平。 12/7.“金融16条”在深圳逐步落地,多家银行可延期还房贷至最长3年 12/5.比中概涨更疯是地产美元债!一个月最高400%回报(本月地产债受惠续优化防疫政策和“三支箭“助力下涨疯,碧桂园旗美元债月漲404%,远洋集团紧随其后回报达275%) 12/5.旭辉领涨地产债多数收涨收盘,“20旭辉02”涨超43%,“21旭辉03”涨超35%,“20旭辉03”涨超31%,“20旭辉01”涨超30%,“21旭辉02”涨超29%。“22龙湖03”涨超27%,“20世茂04”、“20合景04”涨超19%,“21远洋02”涨超16%。 12/4."金融16条"渐次落实!多家银行均可受理个贷延期,最长12个月 12/2.各银行加速落实“金融16条” 碧桂园获十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支持 12/2.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国有四大行,将在12月10日前,为房企提供以国内资产作为抵押品的境外贷款,以助房企偿还海外债务。 12/2.广州多家银行可延期还房贷 最长可延3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主流银行近在广州地区推出个人住房贷款延期还贷服务,延长期限从3个月到36个月不等. 12/2.深圳二手楼市低位徘徊:有楼盘单价两年降26%,业主卖房需降至小区最低价 12/2.即使中國政府釋出多項利多救市,房地產未見起色;多家機構預測,2022年中國商品房銷售額約13.5兆人民幣年跌約25%,預估中國房地產行業2022年淨損將達到1.4兆人民幣,年增75%。 11/29.地产“三箭齐发” 当前行业供需两侧政策已全面转向支持与呵护,供给侧从“第一支箭”银行信贷支持、“第二支箭”债券融资帮扶到“第三支箭”股权融资松绑层层突破 11/25.中国恒大公告称,将以75亿元人民币出售一块位于深圳的商业地,录得约1.63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11/24.银保监会六大行落实“地产16条”举措 建区域优质房企“白名单” 11/24.地产债多数收涨,碧桂园领涨:碧桂园公司债集体涨,“21碧地03”涨超32%,“20碧地02”涨超29%,“19碧地02”涨近28%,“20碧地03”、“20碧地04”涨超23%。“19远洋02”涨近21%,“19金科03”涨20%,“16腾越02”涨近20%,“21远洋01”涨超17%,“20龙湖02”涨超14%, 11/15.地产16条後,港股地产股及物业股今续强势,融创服务涨逾37%,世茂服务涨超24%,碧桂园服务涨逾18%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近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 11/22.中國恆大武漢11宗土地 被當地政府無償收回 11/21.中國富豪急套現逃難?上海待售中古屋暴增30% 11/21.人民银行将面向6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为商银提供零成本资金,针对各银行较关注房产贷款集中度管理问题,将过渡期延长两年。 11/18.中國推救地產16條 分析:房市復甦仍取決於需求(增加開發商的資金流動性,市場歡迎有關措施,可延長房企的還款期及更易獲得貸款); 11/16.中國房產價,繼9月份跌1.5%後,10月新房價格年減1.6%。這是自2015年8月來的最大年度跌幅,也是連續第6個月收縮。 11/16.中國房產巨頭中國恆大正爆發財務危機,總債務高達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3兆元,為還清債務,恆大創辦人許家印近期不斷賣產套現;現最新報導指出,恆大連深圳超級總部預定地也要賣,起拍價人民幣75.4億元 11/15.地产16条後,港股地产股及物业股今续强势,融创服务涨逾37%,世茂服务涨超24%,碧桂园服务涨逾18%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近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 11/14.中國推救地產16條「救地產16條」,專家:房企續命仍要需求支撐(中國人行、銀保監會11日聯合發布「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內容提到6大板塊、16條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外界視作政策大利多;14.中國連日出手救經濟,甫祭20條優化防疫政策後,中國央行及銀保監會聯手發文,釋出救市訊號,支持房地產開發貸款、信託貸款與境內債務,給予適度展期;不過,到2023年底,中國房地產行業至少有2920億美元的境內和境外借款到期,新出爐救市政策恐難以解除中國房地產危機) 11/6.上海10月二手房成交回落至1.6万套,月減11%,买卖双方议价空间扩大 11/2.AMC积极探索房地产纾困 ,至8月末,中国信达已落地房地产风险化解项目20个,投放金额102.85亿元,保障12,335套商品房按期交付,实现186户上下游供应商11.75亿元工程款、材料款欠款顺利清偿,解决1.08亿元农民工工资偿付问题,兑付房企公开市场违约债券2.41亿元,带动326.29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11/1.百城新房价连4个月跌,四季度部分热点城市或缓慢恢复(全国100个城市10月二手住宅价已连6个月跌,月跌的城市数量增至75个(10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月跌0.01% ,已连4月跌;二手住宅价已连6个月跌,月跌城市数量增至75个) 10/28.地产债多数收跌,世茂、龙湖、碧桂园跌幅居前(“19世茂04”跌超51%,“20龙湖02”跌超36%,“21龙湖05”跌超31%) 10/26.上海豪宅暴跌40%求售,也有台商開始變賣餐廳,酒店等資產套現( 因女星劉嘉玲住而聲名大噪的上海「華山夏都苑」豪宅,成交暴跌;上海多數有錢人早已離中國,或已將資金移至海外,目前這批出售豪宅的人是直到20大閉幕才「看清形勢」:「一是對整個國家的團隊,未來希望沒有幻想,二是大家都意識到動態清零政策會持續發展」) 10/24.1-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8% 商品房销售面积降22.2% 前9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69483万平方米降38.7%。商品房销售面积101422万平方米年降22.2%,商品房销售额99380亿元降26.3%。 10/20.证监会:允许满足特定条件的涉房地产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 (证监会在确保股市融资不投向房地产业务前提下,允许以下存在少量涉房业务但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自身及控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收入、利润占企业当期相应指标的比例不超过10%;参股子公司涉房的,最近一年一期房地产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占企业当期利润的比例不超过10%) 10/18.房企增信债券进展:碧桂园、龙湖等多家房企正推进第二轮融资 10/13.中國房地產低迷 地方政府購房撐市場(山東省濟南市曾在9月宣稱,將購買3000間房,轉租給民眾。而浙江省杭州市則鼓勵國有企業向陷入困難的房企買房。河北省磁縣政府向那些因再開發計畫舊房遭拆的居民,提供買房援助) 10/12.香港房市銷售創30年最低 房價也將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年增率跌幅。(自年初來至10月10日,房產價已跌8.2%,全年跌幅可能達到2位數) 10/10.十一黃金週失靈 中國新屋銷售年減近4成 10/3.中國地方政府出招救市 高學歷購房可拿百萬補助 9/26.本周新房成交面积增速反弹,新房成交面积由上周同比下降 46.3%收窄至仅同比微降 0.4%。其中,一线城市反弹最明显,由上周同比下降 5.8%上升至本周同比增长 50.1%,此外二线和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降幅明显收窄。 9/26.8月来LPR下调、保交楼政策持续推进、各地因城施策持续放松地产需求端政策,在多重政策累积下,9月下半月,地产销售出现较大幅度反弹 ,自9月16日开始地产销售开始明显回升,16-23日日均成交面积较上半月升72.0%,年升10.5%。 9/21.銷售額低於預期 穆迪降碧桂園評級至Ba2 9/16.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4% 房屋新开工面积降37.2% 住宅新开工面积降38.1%,商品房销售面积降23.0%;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7.9%。 9/16.8月70城房价:各线城市同比涨幅回落或降幅扩大 9/7.房地產危機拖累 中國4大銀行不良貸款增至6061億元 9/7.超20城支持“一人购房全家帮”!全家公积金分担买房压力 9/5.中國房市進入寒冬 55家房企上半年慘虧2635億 9/1.深圳完成首例“公证提存+免赎楼带押过户”二手房交易,推动成本大降 8/24.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龍光集團停牌3個月後,今於香港恢復交易,股價下跌超過50%。 8/16.中国华融上半年预亏超188亿,受资本市场波动、房地产下行等影响 8/16.信保基金斥资逾61亿接盘中国华融所持华融信托逾76%股权 8/15.小摩:中國建商上半年獲利料跌3成 8/15.中國建商進入「路透據中國國家統計局NBS15日公佈的數據推算發現,7月中國房地產投資較去年同期下滑12.3%,為今年以來最大降幅。新開工面積暴跌45.4%,創2013年1至2月以來最大降幅紀錄。 8/13.二线城市出手!南京、无锡、苏州、济南同日大幅松绑二套房首付比例,专家:各地政策放松空间依然较大 8/13.南京:“有1套住房、但没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或相应购房贷款已结清的居民家庭”属于二套房,首付比例最低50%,如今则下调到最低30%。“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再申请贷款的话,此前要求的首付比例是最低80%,如今下调至最低60% 8/12.江苏省无锡市一商银今日确认,该行已开始执行新商品住房贷款政策,名下有一套住房但未结清贷款的购房者,购买二套商品住房的,最低首付50%;名下有一套住房且贷款已结清的购房者,购房第二套商品住房首付最低30% 8/12.今年來,中國開發商股票和美元債券至少崩盤900億美元,房地產泡沫破滅,債務危機加劇。 8/11.超1200亿巨资认购,三家公募旗下产品都出现了超百倍的认购倍数,体现机构资金对具保障性质的租赁住房REIT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8/5.AMC终于出手救房企 中国华融官宣纾困阳光城母公司 8/1.7月百强房企销售延续弱复苏,年減38.4%、跌幅较6月回升, 8/1.房地產危機延燒 中國銀行最壞情況下,標普全球:預估有2.4兆人民幣(3560億美元,約新台幣10.4兆)或6.4%的抵押貸款面臨風險。德意志銀行則警告,至少7%房貸面臨風險。 8/1.恆大前半年銷售暴跌97% 百大建商7月跌近40% 7/30.幫爛尾樓找活路 中國籌資擬強行收回土地 7/29.盛松成: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正处于转折点:摘.在当前房企风险突出情况下,在不改变房企去杠杆政策目标下,适当延长去杠杆的周期,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管理可适当放缓。(无论是2003年"非典"时期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当中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时,房地产都发挥了稳增长的作用。这在当时是一举两得,一个关键原因是,当时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也随之转变。尽管我们并不否认,房地产还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但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未来不可能再通过房地产大幅拉动经济增长。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接近美国的2/3,而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6。这一数据也说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本轮疫情对于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冲击就在于复苏态势可能因此而受阻。一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二是房地产销售受到严重冲击;三是行业预期进一步恶化。 7/29.中国央行:二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 7/29.李嘉诚“抄底”许家印:香港会展中心附近,一栋26层高楼,楼顶LED常闪烁“恒驰汽车”广告。是中国恒大在香港总部大楼。去年出售未果,这栋见证恒大盛极而衰高楼再传售卖消息,接手大概綠是李嘉诚。 7/26.野村:中國監管機構介入 中國房貸應不致成風暴 7/25.救爛尾樓 中國將設逾1兆元人幣房產紓困基金(初步將先發放2000億元低利貸款,年利率約為1.75%;中國房地產和相關部門約佔GDP三分之一,房市持續低迷,加上防疫封控措施,是中國第2季GDP成長率放緩至0.4%的主因)。 7/23.用子公司資產做擔保貸款590億元 恆大多名高層辭職 7/21.银保监会: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稳妥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 7/20.中國爛尾樓拒繳房貸延燒 房地產供應商加入抵制行列 7/18.金融危機快炸開 傳北京要求國銀接刀爛尾樓 7/15.碧桂园“19碧地03”大跌50%后临停,美元债亦走 7/15.房市崩金融危機炸!中國北大清大學者抓狂嗆習 7/10.錢被清零存戶絕望上吊 中國民眾圍央行爆流血衝突
7/11.房地产恢复势头延续,7月能否续? (7/10.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已恢复至正常水平)
7/7.中已30家房公司違約負債近1兆美元 7/2.擠兌潮?中國銀行抖出黑幕 中南海火速進駐這3地
6/29.萬科老董:中國史上最糟房市見底 難重返繁榮(在中國地方政府放鬆購買限制和降低抵押貸款利率後,房地產市場出現改善的跡象)
6/28.遭債權人聲請清算 恆大:不影響公司重組計劃
6/28.中國擠兌不單純 恐爆大醜聞
6/27.6、7月到期美債4253億元 中國房企還債壓力破表
6/19.香港政府新團隊曝光 專家:北京重用武官從嚴治港 6/4.买房首付低至10%,全国第一例?当地住建局回应和房产中介说法完全不同
5/28.“矿老板”开始抄底房市了
5/27.住房改善性需求获支持:20余城出台楼市新政,直指放开或调整限购及限售政策,取消楼市限购,废止限售(今年5月来,包括河北唐山 黑龙江哈尔滨、浙江杭州、浙江湖州 山东济南、安徽六安 江苏常州 浙江嘉兴、武汉经开区 辽宁大连、辽宁沈阳 广东东莞 安徽合肥 江苏南京、江苏苏州、江苏泰州、江苏句容、浙江金华、福建三明、江苏徐州等)
5/23.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多个银行和中介获悉,银行房贷利率已全面下调15个BP,北京首套房贷利率降至5%,深圳最低可至4.75%...
5/18.16個强二线城市仅剩3城未出楼市政策(5/18.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4%!苏州、郑州、天津部分银行已下调;5/18.江苏连云港:市区居民购买新房 最高按购房款2%补贴)
5/18.多地楼市新政支持二孩三孩家庭买房:增房票,发补贴,提高贷款额度 超級無敵大狗熊地產股大狗翻
5/16.香港内房股集体大涨,称碧桂園,龙湖,美的置业等被监管机构选示范房企,本周将续发人民币債(5/13.A股房股续拉,荣安地产等十余股集体涨停:中洲福星,华联,迪马,世联行,我爱我家等)
5/16.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调降影响几何
5/15.央行、银保监会: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5/15.刚刚,房贷降息!利率可低至4.4%,这意味着什么?
5/14.居民信贷单月净融资为负,历史屈指可数
5/14.东莞七条新政促楼市:多孩家庭可多购一套住房,取证2年可售
5/10.沈阳: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50%调整为40%
5/10.开发商大玩杠杆时代终结:房企有息负债2015年来首次告负
5/2.4月房企销售額年-減57%较前值 -8pct,创史新低。
3/30高盛看壞香港房價:未來4年下跌20%
3/21..中国多地房贷利率出现近三年来最大单月降幅:多地房贷利率出现近三年来最大单月降幅,贝壳研究院发布的重点城市主流房贷利率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103个重点城市主流首套房贷利率为5.34%,二套利率为5.60%,分别较上月回落13个、15个基点。3月房贷利率创2019年来月度最大降幅,房贷环境趋于宽松。
2/21.房贷利率再降!四大行将同步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 LPR+100BP(5.6%)下调至LPR+80BP(5.4%),LPR+120BP(5.8%)下调至LPR+100BP(5.6%)。
2/8.花樣年1月銷售僅22億 年減78%
2/6.打房過猛 中國29城市住宅成交腰斬
1/7.緩解房企不良資產壓力 中國三條紅線「動搖」了
1/5.停牌9個月後恢復交易 中國華融股價暴跌逾5成 22-1/4.回應拆樓危機 恆大:海花島已投入3485億元 正積極整改 e
++++++++++++++++++++++++++
中港房市20~21
21--12/1.中國房市債務危機 開發商12月面臨逾3千億信託產品到期
11/14.中國國企掏錢救房產 吃下7成土地標案
11/14.中共權貴護盤房地資產 至少21城市祭「限跌令」
11/5.榮景不再 香港3大商圈店租跌至逾10年最低
11/1.國安法實施,外資續撤離香港 美企駐港地區總部數降至18年最低(至今年6月1日,共有254家美企設駐港地區總部,去年同期282家,年減10%,自2003年來最低,當年數字為242家)
10/23.中國將開徵房地稅 部分地區先試點
10/18.中國房市寒氣逼人 「金九」旺季銷售額腰斬
9/23香港房價世界第1!彭博:公寓小到只有2張雙人加大床
9/20.港股暴跌800點 恆大重挫 地產股遭血洗 , 中國房企新力暴跌9成 今臨時停牌 ***9/20.共同富裕嚇崩 港地產股集體暴跌,港5大地產大亨身家單日蒸發逾千億,恆地重挫13.2%,新世界-12.3% ,新鴻基-10.34%,長實跌9.32%. 9/19.李嘉誠再脫產 賣上海地產套現89億 9/17.響應「共同富裕」?中國要求香港地產商守規矩、回饋社會 9/17.中國房價走跌 Q4恐擴及整個產業 幾實時關迪斯耐? 9/3.257億打水漂?疑日文化侵略 大連「小京都」被迫關門 8/25.泡沫快破了?中國地產股今年以來跌幅逾2成
8/25.犧牲GDP!野村:中國打房恐為「沃爾克時刻」 8/25.任澤平:房地產硬著陸 恐引發中國版次貸風暴
8/17.抑制失控房價 中國暫停地方賣地
8/16.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2.7% 连续五个月出现放缓
8/3.中國房地產市場拉警報 近3年約1100家房企破產
中國跟進台韓打房,
7/23.上海明起上調房贷率:首套房從4.65%增至至5%,二套房贷率5.25%升至5.7%
7/20.流動性風險擔憂加劇 中國恆大股債券暴跌,市值2天噴掉千億 恆大成中國債市最大灰犀牛(恆大集團帳面負債3010億美元;法院令凍結恆大1.32億人民幣銀行存款,恆大在港上市股2天跌25%,債價更慘)
7/13.中國又有開發商違約!標普降評、警告恐觸發交叉違約
7/5.港區國安法施壓迫害 10天至少9泛民團體解散退場
6/18.最貴房市熱度不減!香港房價逼近史上最高
台灣才約2%
5/21.wsc.杭州多家银行上调首套5.2%至5.4%,二套房5.38%至5.5% 4/30.wsc.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 4/16.wsc.中国3月70城房价:更多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涨幅创7个月新高,广州福州领跑 3/4.wsc.上海也限售了!新一轮楼市调控来袭 21--3/2.自.最大灰犀牛!中國官員:房地產有「泡沫化」問題
++++++++++
2020
--補習班如劉毅等主要是賺房產增值大錢,補習費只是維持房貸現金流,優勝怎會倒?
20--10/21.自.中國優勝教育上千分校頻傳倒閉 上百家長北京總部抗議 9/8.自.傳李嘉誠擬出脫京滬逾2100億房產 長江實業:多人感興趣 不代表我們要賣 8/17.自.中房市恐泡沫!前IMF專家:交易下跌將拖累中10%GDP 8/16.自.中國散戶借錢炒股 家庭負債和銀行壞帳風險飆升 8/12.自.點名習近平、栗戰書、汪洋!紐時:親屬近年買15億香港地產 8/13.自.習近平「內循環」政策還未明朗 中國股民已瘋炒概股 8/3.貴州茅台無償給政府6千多億股票 被賣掉一半還債(今年第一季已賣掉3.5%持股,到手123億美元) 7/18.自.疫情不礙熱錢湧進中國房泡噴1551兆 中住宅市場總額 超越美國債市 報導指出,過去一年,中國房市約湧入1.4兆美元,上月創單月最高投資紀錄。據高盛集團:2019年中國住宅與開發商庫存總額達52兆美元,約美國住宅市場規模兩倍,也超越整美國債市。2017年,中國城鎮空屋率約21%、相當於6500萬間空屋。國際清算銀行數據,至2019年,全球家庭借貸十年增11.6兆美元,中國占57%,美國19%。中國城鎮居民已將一切押在房產,近七78%財富綁在住房上,而美國僅35%。 2/12.自.武漢肺炎》疫情重創中國房市 2月首週銷量年減9成 1/2.自.中國房市危機四伏 2019年調控次數破紀錄

預言政策救市(破底救市破產股回購抄底/中股債地雷爆社保基金)JL中港股預言22~24

救市抄底中股債地雷爆社保基金JL22~24
救市政策護盤企業回購法人抄底, 516.小摩全线上调中概,熊貓大師,狗熊翻後?痛揍補教,遊戲,
索羅斯/女鬼股神/橋水/恆大/22(12月再探底/7月中港股崩救市8月續跌/Archegos爆倉中概3月-高盛又先安退,野村 瑞信 瑞穗等大虧) ++++++++++++++++++
中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2025年3月5日北京召開。 3/18.2024年中國吸引外商直接投資(FDI)淨額僅45億美元,只有2021年高峰時的1.3%。今年在美中貿易戰陰霾籠罩下,不見起色,前2月續減20.4%。傳北京急邀大量的外商執行長前往北京開會,並安排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綜合《彭博》等外媒報導,3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預計數十名外國企業執行長與會,其中有一部分將被安排與習近平見面。 2/20.美股盘前,阿里IDC合作商万国数据涨超21%,世纪互联涨超24%,玉柴国际涨超20%,阿里巴巴则涨逾11%。阿里巴巴未来三年在云和AI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 2/18.DeepSeek改变一切!高盛提中国股市投资新框架:将总市值14万亿美元中国股票划分为AI科技和非科技两大类;其次,在AI科技领域,将6万亿美元的市值进一步细分为半导体(包括软件设计)、基础设施(硬件、数据存储、冷却系统)、数据与云(例如互联网平台公司)和软件与应用(自动驾驶、生物技术、人形机器人、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第三,在非科技领域,将7万亿美元的市值划分为收入增强者和生产力提升者,最后,高盛将各种子行业和主题群体按照它们对英伟达和META的相对价格敏感度进行排序,从而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行业和AI代理在科技世界两大主导趋势——资本支出和应用——中的交易程度。2月17日,高盛分析师Kinger Lau等在报告中表示,DeepSeek-R1的出现,以及其它最近推出的具有全球竞争力和成本效益的中国人工智能模型,改变了中国科技的叙事,提升了投资者对人工智能增长和经济利益的乐观预期。 高盛估计,广泛采用AI将在未来十年内每年提升中国企业每股收益(EPS)2.5%。改善的增长前景和可能的信心提升或许可以将中国股市的公允价值提高15-20%,并可能吸引超过2000亿美元的投资组合流入。高盛将MSCI中国/沪深300的目标价提高到85和4700,意味着12个月的潜在上涨空间分别为16%和19%。尽管AI对中国增长轨迹具有巨大潜力,但高盛认为仍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刺激来解决宏观经济挑战并推动可持续的股市收益。 高盛还构建了一个包含6个主题板块的中国AI股票投资框架,包括半导体、基础设施、数据与云计算、软件与应用、收入增长型和生产力提升型等板块。对于DeepSeek在中国AI生态系统中的投资机会,高盛指出,按市场划分,离岸股票相对于A股在AI主题上有更高的敞口,这与前者在过去一个月的表现优于后者是一致的。高盛认为,在主要基准指数中,恒生科技、中证1000、创业板和科创50相对更具科技/AI特色。主题上,高盛目前更看好数据与云和软件与应用。 受美国AI周期部分影响,中国科技基础设施和半导体在过去两年中表现突出,这得益于全球计算能力建设和升级方面的大量资本支出。两者目前的交易价格都高于中期周期估值,表明AI乐观情绪以及中国科技自力更生的主题似乎已经相当定价; 随着基础技术的新资本支出在中国和美国都以更温和的速度增长,DeepSeek可能会加速AI在中国的采用,并将投资者的关注点从半导体和基础设施转移到数据与云以及软件与应用上,后者目前的交易价格低于中期范围,且相对利润增长潜力更好; 在美国和中国的科技周期中,收入增强者和生产力提升者到目前为止都落后了,这可能反映了AI可能带来的成本与收益权衡以及社会经济考虑(例如劳动力减少和通缩)的不确定性 2/18.潘功胜:中国政府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 潘功胜指出,面对挑战,新兴市场经济体应进一步提升自身韧性,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提升汇率弹性,加强公共债务管理,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和金融监管。中国政府将持续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近期港股与A股的分化? **2/16.中国核心科技资产—互联网、手机、智能车/电车,与上轮AI叙事毫无关系。而微信+DS,甚可能强于Meta+自己的Llama。当行业核心从模型和基建,转移到应用,产品创新力和商业模式创新。 2/16.本周恒指已突破2023年高点,而沪深300未收复2024年9月24日大反转后高点。行业上看,除信息技术外,港股还有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等行业也都明显跑赢A股。Deepseek出现后,中国科技资产成为全球焦点,而恒生科技作为相较于美股和A股科技股估值洼地,成为追捧对象,由此带来与纳斯达克指数和创业板指估值差收敛。目前来看恒生科技与二者间估值相对差异也还没达到历史均值水平。从沽空占成交额比来看也并不极端。未来恒科可能还有一定重估空间。但更重要特征是恒科重估也带来港股其他行业扩散行情,然A股却现分化行情,TMT板块一枝独秀。未来对A股,与AI直接相关外的行业能否出现修复更值关注,而从科技资产重估扩散到其他资产重估可能才是未来A股跑赢关键。未来国内基本面改善信号出现是A股出现行情扩散重要驱动。当前看,虽然由于春节假期有部分数据仍存在分歧,但不少需求前置指标已现超预期。对美国而言,虽然整体通胀依旧超预期,但有三方面因素降低市场对于未来通胀的担忧:(1)PPI中多个影响PCE的结构分项环比走弱,尤其是其中的医疗保健服务分项同比。(2)2025年1月的零售数据不及预期,与此同时制造业的工业产值并未明显恢复,使得市场反而开始担忧经济走弱。(3)关税政策的延期让投资者认为这是特朗普开启谈判的信号而非立刻实施,缓和了此前关税带来的通胀预期。通胀-名义利率的视角上看,虽然TIPS所隐含的市场交易出来的中长期通胀预期在2.5%上下,但是密歇根大学调查的消费者中长期通胀预期却是3.3%,短期通胀预期也出现了大幅抬升。在这种组合下未来名义利率很有可能跑不赢通胀,黄金将继续受益,同时带来其他大宗商品向黄金定价的收敛,最终体现为铜金比、油金比等比值的收敛。全球市场近期焦点始终围绕Deepseek带来中国资产重估。当下,在港股和美股内部已出现从AI走向更多中国资产扩散行情,但A股却相对集中。随着节后的复工复产陆续推进,基本面验证的信息将会到来,对顺周期资产形成潜在的催化。历史上看,无论是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和2019年开始高端制造行情中,单一板块都不太会是市场的一枝独秀,通过转型和概念的扩散、甚至是经济本身的企稳回升都是低位资产修复的契机,顺周期板块的修复行情值得期待。风险提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超预期;国内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2/12.热门中概股、低空经济概念股亿航智能涨14.53%,九紫新能涨12.5%,网易有道涨11.12%,房多多涨超10%,老虎证券涨9.19%,爱奇艺涨8.73%,富途控股涨7.57%,B站、阿里巴巴、理想、小鹏涨超3%,ETF YINN涨4.59% 2/11.華爾街知名「抄底王」、避險基金阿帕盧薩資產管理公司(Appaloosa Management)創辦人泰珀(David Tepper)無懼中概股漲勢回落,仍繼續加碼買進包括阿里巴巴、京東等中國股票和ETF;據該公司10日提交給美國SEC文件顯示,公司在去年第4季將阿里巴巴的持股增18%至1180萬股,股票價值超過12億美元成第一大持股,占後者64億美元投資組合約16%。 同期間,該資產管理公司還加碼買進京東的股票,使其持有京東股數增至1046萬股,並增持KraneShares金瑞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ETF、iShares安碩中國大型股ETF(FXI),及貝殼和百度等公司股票。 1/24.1月23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每年至少增长10%。对于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 30%用于投资A股。 1/24.商务部等8部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 1/23.国新办今新闻发布会,就前一天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做进一步沟通。监管部门领导在会上介绍了,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1/11.如何理解央行暂停购国债?中金:降准降息会继续,但节奏可能视多个因素而定; 1/10.中国央行公告: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中金:央行暂停国债买卖的原因是对当前市场定价潜在风险的担心,未来降准降息会继续,一方面需要降低名义利率,但另一方面也要提升通胀预期,在私人信贷需求仍然偏弱的背景下,提振需求和物价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扩张的力度与节奏;长期国债收益率已近历史经验走廊下方,投资性价比下降;另一方面市场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计入了不少的降息预期,已经有一定前置。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降准降息会继续,但节奏可能视多个因素而定。要降低实际利率,一方面需要降低名义利率,但另一方面也要提升通胀预期。在私人信贷需求仍然偏弱的背景下,提振需求和物价较大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扩张的力度与节奏。此外,在风险溢价偏高的情况下,央行在发挥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的努力也值得关注,而不只是关注调节无风险利率方面的操作。 2024年年底的市场走势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年末,活跃型基金的资金大量流出,重新投入指数基金,导致美国大型科技股与其他板块出现巨大分化。Einhorn 认为,这正是年末主动型基金赎回造成的效应。 1/11.摩根大通报告:尽管中股短期内可能因美国政策、美元强势和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续承压,但预计在1月底前后,随特朗普对华政策和中国回应明朗化,市场有望迎逆转,农历新年LNY消费、宏观经济数据、企业盈利和政策刺激等因素将影响股市表现,家庭大幅增配股、中美关系缓和及可能出台更大规模收入和消费刺激政策,是2025年尚未实现三大上行风险。 25-1/9.中國經濟學家高善文質疑GDP數據 習近平氣炸下令處分 +++++++ 24-12/17.中国结算:为加大上市公司分红激励力度,推动增强投资者回报,自2025年1月1日起,对沪、深市场A股分红派息手续费实施减半收取的优惠措施,即按照派发现金总额的0.5‰收取分红派息手续费,手续费金额超过150万元以上的部分予以免收 12/17.国务院国资委:要求中央企业将市值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管理行为,中央企业要从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投资者回报、股票回购增持等六方面改进和加强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 12/9.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2月9日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 11/22.市场全天低开低走全市跌,三大指数全线挫个股普跌,滬指-3.1%,深指-3.5%,创指跌4%,港恒-2%,恒科跌2.6%,证券、芯片、光伏领跌; 11/14.勇闯A股“00后”:绝大多数“00后”,都未曾亲历房地产等此前投资机会,更没体验过2015年牛市与后断崖跌。今年“9· 24行情”来,每日成交金额超万亿元、流动性显著提升股票市场,向他们抛橄榄枝。 11/13.财政部等部门:此次调整,将各地区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统一降低0.5个百分点 11/12半夏投资创始人李蓓在月报:九月经济已见底,进入新一轮至少2-3年的向上周期。过去一个月有点像“微缩版2015年”,货币宽松在前、以棚改为主发力点财政刺激已规划好。到2016年年中,棚改开动、财政政策落地,社融回升、房价企稳回升后,股市风格便发生大逆转—后面两年内延续周期蓝筹股大涨、妖股持跌风格。 李蓓比喻称:“这就好比太阳升起来之前黎明,花园里毒蘑菇的涨势是最好的,太阳升起,艳阳高照的时候,鲜花会盛开,毒蘑菇反而就都消散了。” 11/7.中国央行11/6.召集外资金融机构座谈会,行长潘功胜:中国经济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续坚持实施支持性货币政策,加强与市场沟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特别是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发布实施来,有力提振了社会信心,国内外给予了积极正面评价。 11/7.蓝佛安:化债思路根本转变,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新增6万亿地方债限额分3年安排 回顾特朗普在2017-2020年任期期间A股定价,客观而言我们可以总结出的规律是:若国内具备宏观基本面向上的持续力量与产业基本面主线爆发的机会,A股定价本质上还是以内为主,人民币汇率将成为大盘指数重要跟踪指标。 11/6.JL摘復習川普前任(2017~2021)中美貿易戰與A股(取材国投证) 1.川普前任期内对华政策轉變(2017~2020):從交易型外交轉全面战略竞争,再轉向全面战略对抗三阶段。主政策以贸易和科技多领域与中竞争和对抗,包括连加征关税、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调查、“301调查”等。從中美贸易摩擦重要事件演进过程分三阶段:2017年8月~2018年3月是贸易摩擦开端(从301调查启动到第一轮加征关税); 2018年3月~2018年9月是贸易摩擦升级阶段(美连加征三轮关税,并不断提高税率,中国加征关税予以反击);2018年9月~2019年2月是贸易摩擦缓和阶段(中美贸易谈判重启,G20元首会晤后双方暂停加征关税). 2.川普上任期A股表現(2017-2021):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致大跌,因冲击出口影响基本面,也引发境内投资者首感受中美战略关系转向,使风险偏好骤回落,内部相对严厉以去杠杆为核心供给侧改革使内需也遭冲击,两者叠加大盘指数2018年明显跌超过20%(註:2018美央爸升息世股崩入熊市是主因,後美央爸迅降息救市,美股回牛,應也主導中股回牛主因),其後與世股同步大盘指数均维正收益也上演中国核心资产结构牛,2017-2020年以食饮和家电为代表消费升级是绝对主线;2019-2020年新能源(车)产业进入到渗透率爆发阶段,大盘成长风格明显占优于小盘,19-20年上证综指连10%以上涨幅。 10/25.中央汇金三季度增持4只沪深300ETF超2700亿元(今晚,全市场规模最大的4只ETF—华泰柏瑞基金、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旗下沪深300ETF集体发布2024年三季报,对比中报期末数据和三季报的期末数据发现,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4只沪深300ETF的份额数量或保持不变;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或分别增持258.93亿份华泰柏瑞沪深300ETF、386.37亿份易方达沪深300ETF、114.74亿份华夏沪深300ETF、94.84亿份嘉实沪深300ETF。根据基金净值计算,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4只沪深300ETF的规模或新增2730.77亿元) 10/22.德银德银分析师Peter Milliken在21日的研报认为:基于三大逻辑,德银对中股前景持乐观态度。預测,随全球资金流入和投资者信心的恢复,中国股市是反转而非反弹,预计恒指有望迎来一场强劲的牛 本轮将突破33000点,创史新高;三大逻辑:经济增速不再是中国股市上涨的唯一因素,中国家庭还有6.5万亿美元的庞大现金储备待释放,叠加近年低估值,本轮反弹不仅仅是短期的空头回补,而是趋势的改变。 10/22.5000亿互换便利“弹药”就位,中金已出手!SFISF(“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对券商有什么影响?入市会买什么? 周二,中金公司在SFISF项下首买股票。中金表示将续使用互换便利业务获资金再增持股。 摩根大通分析:SFISF对券商既有利也有弊,一方面互换和回购成本可能增加盈利/账面价值波动性,另一方面若能够产生正回报将增加股本回报率。此外,大多数券商会利用SFISF更多为做市/投资于大盘高分红股。 昨央行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稳市作用,人民银行开展 SFISF首操作。日前,证监会宣布已同意中信、中金等20家公司开展SFISF操作 10/22.国泰君安完成互换借贷便利全市场首单国债换入交易;国泰君安证券完成互换借贷便利全市场首单国债换入交易。据了解,在SFISF操作中,央行安排央票和国债两种互换模式。 10/22.牛市进入第二阶段,哪些策略受益?开源证券表示,短期,半导体、信创、券商、保险、地产链、新能源、医药等板块收益;中长期,家电、轻工、汽车(两轮电动车)、食品饮料、美容护理、贵金属等板块收益。从4大视角来看,我们需要“坚定政策信心”。 政策总量足,但释放的思路是有节制、有节奏地释放。央行 財政部分階段各公佈新政策後,习近平福建考察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抓好第四季度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带来未来两个确定性:一个是政策接下来会持续推出;二个是2025年经济明确改善,预计通胀和经济环境在2025年会相较2024年有明确的改善。 牛市进入第二阶段,科技风格、低价股策略值得关注;复盘历史,牛市进入第二阶段低价股后关注低价股、微利股等策略。复盘历史,有10轮强势反弹行情(强势快涨特征:“反弹幅度强+估值底部+存在政策强势反转”)。典型的强势反弹时间点包括:2024年2月、2019年1月、2014年11月、1999年5月19日等。我们把强势反弹行情分为两个阶段:(1)快速上涨期:万得全A指数在10个交易日内涨幅超10%,其结束标志为日线出现顶部;(2)持续上涨期:若指数回调后继续上涨,则指数从快速上涨期开始,到最终日线出现顶部,为持续上涨期。复盘历史,牛市进入第二阶段的持续上涨期,重点关注低价股指数、微利股。持续上涨期,低价股指数、中市净率指数和中市盈率指数平均涨幅靠前,微利股指数、亏损股指数和低价股涨幅排名平均值靠前。 行业配置:短期,低估值修复主线+高弹性科技成长品种;中长期,聚焦财政发力且信用能切实扩张的后周期消费品种及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受益的贵金属品种。 短期:(1)科技风格&高弹性成长方向:政策反转、总量足、但节奏有节制下,经济强势反转预期不会快速形成,风险偏好和交易量的复苏下科技成长占优,关注半导体、信创;(2)成交量提升下的牛市排头兵:券商、保险;(3)政策超预期下风险偏好得到改善的品种:地产链、新能源、医药。中长期:受益于促进消费政策的后周期消费品种及美联储降息周期中受益的贵金属品种:家电、轻工、汽车(两轮电动车)、食品饮料、美容护理、贵金属。 ***10/21.中國央行今宣布再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別下調0.25百分點,今年第3次調降,降幅也是今年最大一次。最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從3.35%下調為3.10%;5年期以上LPR從3.85%下調為3.60%今年來,中國已三度調降LPR,1年期LPR在7月下調1次,5年期以上LPR則分別在2月7月下調。據統計,5年期以上LPR今年來已累降0.6百分點,市場分析指出,若加接下來國有銀行統一調整存量房貸利率,今年房貸利率降幅可能超過1百分點。 10/21.中信建投:做多流动性:结束地产量价超跌带来通缩循环,利率甚至需超量下调。当政策试图让房地产量价企稳时,必要条件是降低利率,股债都受益。流动性宽松叠加经济修复预期,该阶段股票表现不俗。本轮股债做多流动性机会,或强于过往历史。核心观点国庆节前,我们对市场偏谨慎;节后财政部召开发布会,我们判断股市右侧信号已至。为何我们的判断与当时市场情绪不同? 在我们的框架中: 1、熊市结束标志不是经济反弹,待到经济反弹之时,股市行情往往已结束。财政宣布开启大规模化债,标志着财政收缩结束;“止跌回稳”信号标志政策着力阻断地产无序收缩。说明令市场陷入熊市的因素将缓解,股市可以乐观。 2、房地产量价企稳,必要条件是将利率降到足够低,以匹配地产大周期另一侧经济所能承受债务负担。流动性大宽松,股债都受益。故本轮股债做多流动性机会,或强于过往历史。 3、直到利率足够低,地产价格企稳,销售量反弹,“地产止跌回稳” 政策目标现。此时股市定价通胀,债市定价杠杆扩张 1020.23家,110亿!首批回购增持贷款落地A股 证券时报;10月20日,招商蛇口、中国石化、中国外运、中远海能、中远海发、招商轮船、东芯股份、玲珑轮胎等公司公告称,获银行贷款额度,授信用于公司股票回购、增持计划。 10/20.小摩加碼買進阿里巴巴港股 持股增至8.09% 10/20.习近平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 10/20.中國財政部旗下的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應該採取非常規行動,以防止最糟糕的經濟「墜崖」情況發生,他認為刺激規模「肯定要超過」10兆人民幣(45.14兆台幣)。分數年實施。 10/19.再现减持!李嘉诚父子再度对邮储银行H股批量卖出:此次也是邮储银行H股上市以来,李嘉诚第三次批量卖出该行股份。年内累计减持的邮储银行2.786亿股股份,让李嘉诚获得超过12亿港元的现金。 10月18日,券商中国记者从港交所披露易平台获悉,李嘉诚于10月14日、17日累计减持邮储银行H股1.01亿股,短短4个交易日套现约4.75亿港元(约合4.34亿元人民币)。此次也是邮储银行H股上市以来,李嘉诚第三次批量卖出该行股份。 10/17.中國公布最新振興房市計畫,承諾擴大未完工住宅貸款至4兆人民幣,但加碼規模遠低於預期,導致中港房地產股暴,滬深三○○房地產指數重挫7.85%、上證房地產指數也跌逾6% 10/16.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和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人一起出席,介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这次,中央五大部门将打出重磅“组合拳”,进一步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进一步打好保交房战役,进一步推动“白名单”,进一步落实中央政治局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目标要求。 10/17.关于货币化安置、“白名单”增资、商品房收储、保交楼......住建部等五部委解读地产“组合拳”! 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将通过货币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加至4万亿元,将所有房地产合格项目都争取纳入“白名单”。 10/16.“招商系”集体回购和增持,哪些央企有望跟进;申万宏源认为,随着新一轮财政化债方案更多细节披露及最终执行落地,有望催化以建筑、建材等行业估值修复。值得关注的回购增持组合,具体标准为:100亿市值以上非金融行业的央企,2020-23年利润、营收正增长,市净率小于1.5,股息率大于2.25%。 事实上,我们界定:924以来A股的这轮快速上涨本质是对中国资产极度悲观估值压缩到极限所产生一场报复性的修复,是基于双底之后的反转交易,意味着大盘指数中枢至少上移10%,并在未来半年内不会跌破这个台阶。 10/14.國證:财政政策转向战略积极对于A股影响是积极的,尤其是补充银行资本金对银行板块构成实质利好。值得关注的是:一方面财政发力具体规模需要关注10月底可能召开的人大常委会以及后续各部委对政策细节的落实,另一方面在本次可以明确财政更实质性利好投资端,而市场更期待财政发力则在消费端。 站在当前,上证综指近十年PE估值修复至60%左右,大市值代表上证50指数修复至70%,小市值代表北证50估值修复至接近100%,基本上本轮A股估值修复到位,因此本次财政发力形成行情再次急涨的可能性是小的。 在此,我们在此强调暂且将当前行情类比2019年初是相对恰当的(2019年初大盘指数属于反转定价的经典案例,在大涨30%后进入到震荡)。进一步结合924以来一系列重磅政策发布后,市场开始逐渐进入到政策落地效果观察期,考虑到10月底三季报A股业绩披露与11月初中美大选与美联储降息等不确定因素,在急涨之后A股市场已经过渡到震荡思维,“震荡市”是接下来底色(历史复盘看,震荡区间在于底部上涨15%-30%),对应结构为王。在此,我们复盘近年来两轮类似的快速上涨后转震荡的结构行情,分别是2019年1月-4月的快速上涨后在2019年5月-12月转震荡、2020年4月-7月的快速上涨后在2020年8月-2021年12月转震荡 10/14.中信建投:A股闪电战结束,进入拉锯战,内需复苏是重要主线:“拉锯战”阶段指往往震荡为主,一些交易型资金也会倾向高抛低吸,但中期看也是一个备战第三段布局期,内需顺周期复苏交易将成为市场重要投资线索,此外关注特朗普在大选中领先对扩内需交易的影响。如我们本轮牛市“三段论”,从中期看,内需顺周期复苏交易将成为市场重要投资线索,投资者可积极关注,逢低布局。近期重点关注行业:互联网、新能源车、银行、保险、建筑、电子、机械、有色等。短期关注主题:化债(环保、AMC等),特朗普交易(特斯拉产业链等) 10/14.刘煜辉(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刘煜辉在新浪证直播间):一次性10万亿规模可能性存在,市场逐渐进入赚钱最丰厚阶段,时间长达半年,上证和沪深300有上涨10%区间 10/13.华泰证券:财政政策:方向级别的转变,财政思路出现方向级别的转变。用途上,不再是基建,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化债+银行注资+地产+民生。下一步关注人大常委会会议,或给出进一步数额的答案,关注预期差。 10/12.财政部发布会聚焦: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一轮增量财政政策-数剑齐发;财政部重磅发声八大要点: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是近年来出台支持化债力度最大措施。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叠加运用地方政府等工具,支持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用足用好各类债务资金,将有效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4000亿元。 蓝佛安:中央财政还有较大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本次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有八大要点值得关注。 1. 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是近年来出台支持化债力度最大措施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相关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做详尽说明,这项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措施,这是一场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政府压力,可以腾出更多资源支持经济发展,巩固基层“三保”。 2.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工作已经启动,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方案(至2024年6月末,6家国有大型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2.3%) 3. 允许专项债收购存量住房或土地,土储专项债重启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与相关部门同向发力,聚焦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下一步,财政部将积极研究出台有利于房地产平稳发展的增量措施,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主要是考虑当前各地闲置未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多,确有需要的地区可以用于新增土地储备项目。这项政策,既可以调节土地市场的供需关系,减少闲置土地,增强对土地供给的调控能力,又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和债务压力。 4.专项债将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 5. 多种政策工具还在研究中,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6. 2023年-2024年安排3.4万亿地方债额度支持化债,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地方债务风险整体缓释,化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7.拟在今明两年集中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财税改革举措 8. 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及预期,但可以实现收支平衡 10/12.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推出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国新办发布会:财政部在加快落实已确定政策基础上,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这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支持地方化解隐性债务、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多个方面。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工作已启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方案)至2024年6月末,6家国有大型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为12.3%。财政部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按照统筹推进、分批分期、一行一策思路,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推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 10/12.财政部“四箭齐发”! 拟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支持化债,中央还有较大举债和赤字提升空间 10/11.北交所公告:從嚴打擊違規減持 10/9.近4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减持计划报告,专家称不会影响市场整体情绪;分析人士指出,近期A股情绪明显好转,不少上市公司的股价涨幅较大,部分股东选择在此时套现。据券商中国记者获悉,10月8日晚间,接近4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减持计划公告,其中格力电器拟出手减持半导体上市公司闻泰科技,减持比例不超过1%。今晚,减持公告有点多! 10月8日晚间,截至券商中国记者发稿时,接近4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减持计划公告,其中包括:南芯科技、万朗磁塑、福赛科技、宝地矿业、神马电力、振德医疗、鼎胜新材、良品铺子、杭叉集团等。此外,格力电器拟出手减持半导体上市公司闻泰科技。 10/7.花旗研报:将恒指目标2025年6月底上调24%至26000点,将2025年底目标定28000点,以反映M2及电力需求增长较预期高。对沪深300及MSCI中国指数明年上半年分别调升至4600及84点,明年底目标为4900及90;将消费行业评级上调至增持,房地产行业评级调整为中性,对互联网行业维增持评级 10/7.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微博发文談國慶假期感受:股票涨带来财富效应刺激大家消费需求 10/7.大陸「十一」長假今結束,各界高度陸股明天恢復交易後表現。中國知名經濟學者任澤平4日深夜微博發文稱,「預計下周A股開盤即收盤,可以早早下班」。中媒解讀,很明顯,任澤平就是預測A股8日開盤就會全部封死漲停板,直接收盤。 10/4.中共7月15日到18日召開確定今後幾年經濟政策三中全會,現在這一連串救市措施,實際否定三中全會決策。這次救市,實際是從9月23日開始。但9月26日,中共中央才召開政治局會議,就是說「根本無視三中全會,也無視政治局。」 10/4.A股快速上涨后的估值现状 (华福证券)至2024年9月30日,万得全A指数市净率(LF)距离回归历史中枢水平的修复空间为19%。沪深300指数距离回归历史中枢水平的修复空间为7%。中证500指数和国证2000指数距离回归历史中枢水平的修复空间分别为27%和20%。 10/3.中概“逼空式暴涨”,空头已巨亏70亿美元,尽管近期在美上市中股涨,但空头尚未急于平仓。如市场续涨,分析师预计大量空头回补将进一步推高股价。“924”新政来,中概股連噴。今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续拉升涨超8%。沪深300指数已从9/13低点涨逾27%,隔夜,Hxc指则飙升逾36%。据 S3 Partners一份报告,空头在本次行情中已累亏69亿美元,抹去空头今年迄今约37亿美元收益,目前账面损失约32亿美元。S3 预测分析总经理Ihor Dusaniwsky在报告中表示:“在近期反弹前,卖空者一直在建立头寸。”不过,反弹来,该类股卖空行为已放缓。据华泰证券统计,上周恒生指数日均沽空比回落至10.98%,30日进一步回落至7.5%,处于2010年来4%分位数;至30日,港股互联网沽空比回升至4.6%,港股地产沽空比例回落至9.4%。 9/30.国盛宏观:政策底已现,经济底和市场底呢?国盛宏观认为,“政策底”已现,财政刺激应也在路上;四季度,新一轮政策组合拳效果有望逐步显现,预计将推动经济环比超季节性好转、触底反弹,“经济底”已不远,对市场可乐观点。 9/29.港交所本周暴涨近28%,高盛:这次非“虚晃一枪”;高盛:港交所曾在2021年初短暂创新高后,开启漫长股价低迷期,在超预期政策组合拳刺激下, 中國股市情绪改善、港股IPO活动回升,预计港股交易量将继续回升等因素, 港交所此次上涨不同以往,该行将港交所目标价从306港元上调至318港元。港股走势年内涨幅已超过标普。跟随大盘升势,港交所本周累暴涨27.7%,扭转此前长达近5个月颓势。9/27,高盛最新研报,港交所本周近30%的涨幅不仅使其成为市场焦点,也反映出港股市场在近期内交易活动异常活跃,恒生指数成交额更是突破了4000亿港元,刷新港股史纪录。本周:恒指累涨21%,恒科指累涨20.2%。 9/27.路透》報導,中國祭出多項措施拉抬股市和房市,使得股市大漲,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至16個月最高,但外資仍「敬而遠之」,強調中國仍缺乏直接刺激消費者需求的財政措施;而春華資本創辦人胡祖六認為,中國經濟走勢是否直轉好,居民消費是最重要經濟指標,也是中國經濟成長的唯一驅動力。 9/27.大摩:刺激措施前所未有,再贷款计划借贷成本2.25%,而沪深300当前股息率2.46%,沪深300短期或再涨10% 9/26.证监会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举措:提高权益类私募资管业务占比,完善中长期资金交易监管 9/26.《彭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正在考慮向其最大國營銀行注資高達1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56兆元),以加強銀行支撐陷入困境經濟的能力,資金將主要來自發行新的特別主權債券,知情人士補充,相關細節還未敲定,可能仍有變化。此舉將會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來,北京首度向大型銀行注資。 9/26.华尔街大佬David Tepper:大力押注中国股票,买入一切,不喜欢美股:Tepper已经成为对冲基金投资者中著名中国股票多头之一,他表示中国市场的股票比美股便宜太多,称可能将对中国股票的投资限额翻倍。根据上月的13F申报文件,中国股票和ETF占其基金股票投资组合的26%。Tepper说,中国推出宽松政策的力度超出他的预期,之前已经全面购入了几乎所有中国大型科技股。他还表示,估计美联储还会降息两到三次,还称美联储在经济良好的情况下降息让他感到紧张,虽然不喜欢美股但也不会做空。 9/26.中国人民银行召开视频会议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全力推进金融增量政策举措加快落地 9/24.季報作帳尾,中國央爸起動超極大狗熊中股狗熊翻,賀建政75週年,原帶衰狗熊產業塑化鋼鐵海運等一起翻 9/24.中國央爸潘功勝宣布3項救市金融政策,股市狂歡:包括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政策,帶動市場基準利率走低;調降存量房貸利率,並統一房貸最低頭期款比例;設立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發展;另考慮設立股市穩定基金;具體如下: 1)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並帶動市場基準利率下行 存款準備金率:將在近期下調0.5百分點,為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兆人民幣(約新台幣4.56兆元),並年底前市情況再降0.25-0.5百分點。目前中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率為7%,降準2碼後,銀行平均存款準備率為6.6%。 央行政策利率將同步調降: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從目前的1.7%降為1.5%,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存款利率同步走低,維持商業銀行淨利差穩定。2024年二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创2008年以来新低; 2)降低存量房貸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引導商業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房貸利率附近, 預計平均降幅將落在0.5個百分點左右,預計將有5000萬戶家庭、1.5億人口受惠,平均每年減家庭利息支出1500億人民幣。 3)創設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發展。將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專案債券,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回購、增持股票。(中國人民銀行將設立互換工具,允許證券公司、基金和保險公司利用央行的流動性資金購買股票;也計劃設立專門的再貸款機構,提供上市公司和大股東買回庫存和增加持股) 4)另,考慮設立股市穩定基金,將為陷入困境的股市釋放至少80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資金支持。 5)“央爸救市降息準组合拳”影響:市場狂歡,沪指收涨4.2%创4年多來最大单單涨幅,深成指涨4.4%,创业板指涨5.5%,恒指创1年半最大單日涨幅。 9/20.陈李:香港市场早先一步走出底部:一些香港本地家族资金似乎回流香港。一些传统香港本地股,包括长和、电能实业、长江基建集团、恒基地产等在香港系列指数走出底部过程中贡献颇大。股票价格和成交量都有明显上升,从技术形态来看,香港市场系列指数似乎都走出了三重或者四重底部。如果观察成交金额、盈利(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结合美元进入降息周期,诸多指标指向:香港股票市场指数走出底部,这或许对A股有领先和引导意义。 9/16.上周(9月9日至9月13日),股票型ETF净流入额相比前一周明显增加,除沪深300ETF等核心资产宽基产品持续“吸金”外,创业板ETF、中证1000ETF等成长风格宽基产品获得大资金增配 中國起動救市,從央爸口水護盤,到ETF救市,學學台灣配配股息ETF吧? 9/13.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将加大调控力度,加快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 9/8.果然火速发行,十家中证A500ETF9月7日全线披露发行安排。 多家增设季度或月度分红机制 9月7日,泰康、嘉实、南方、富国、银华、招商、国泰、景顺长城、摩根、华泰柏瑞,10家公募的中证A500ETF齐齐披露发行安排。信息显示,它们都将于9月10日开启发售。 按照目前安排,其中,嘉实、富国、招商、华泰柏瑞将于9月20日结束募集,泰康、摩根则于9月23日结束募集,其余4家预计将于24日结束募集。 8/25.輝達領美科技股大反彈,檢視panda熊貓派:反美AI科技巨頭尤其大賣輝達等,愛中股操作,在Nvda領美股彈急彈後,中股續跌,熊貓派熊又吃土了,習土皇只能蓋牌,甚至如港大學者言:關掉A股了?: 1.舊熊貓派吃食? 8/19.南華早:因表現慘不忍睹,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第2季從其全球投資組合中,出脫更多在美上市中概股,使其在過去2年停損撤資中企約80%。橋水向美SEC提交最新13F報告,該公司在至6月30日第2季,出清微博、歡聚時代、太陽能板製造商大權新能源所有持股,也削減理想汽、肯德基和必勝客營運商百勝中國Yum China、及攜程網持股,減持幅達45%。橋水這次撤資,因美日股和其他新興市場股漲,中股標線相對失寵。彭博:MSCI中指:過去7季僅漲1.7%,美、日和印度基準指分別漲34%至52%。 2..新熊貓派拋媚眼? 1)8/15.对冲基金大佬David Tepper坚定持中概股大砍英伟达:据13F申报文件,Appaloosa管理公司,第二季度續減美科技巨頭持股, 含亚马逊、微软和Meta,英伟达持股本季降84%至8500万美元,占投资组合的1.4%;调整對中投资,减约7%阿里股,但仍是其最大持股,占其62亿美元股票投资组合12%,减持拼多多和百度股份,增持京东、贝壳,中国股票和ETF占其基金股票投资组合26%。 和Scion A.M.的Michael Burry一樣,Tepper已成对冲基金投资者中著名中国股票多头之一。他在2024年第一季度大举增持中国股票,尤其是阿里股份增一倍多。当时,国家基金加大购买力度救市场,Tepper趁市场调整期大增持中股。因2008年押空美国房产而声名鹊起Burry坚持看好中国,Burry上季增持阿里和百度,减持京东,三家中股占他5200万美元股票投资组合46%。 2)8/15.次贷“大空头”Michael Burry二季度股票持仓意外砍半,增持阿里巴巴至头号重仓,其旗下投资公司Scion报告称,二季度增持3万股阿里巴巴,持仓价值从第一季度的900万美元增至1120万美元。Scion公司二季度还增持3万多股百度,6月末持股价值650万美元。该公司继一季度清仓美股热门股后,二季度美股持仓剧减。 3.蓋牌,港大學者諷快關A股? 8/19.A股蓋牌 8/19起不公布每日外資流向 中股民轟習腦子進水 7/29.中國回到朱元璋時代!港大學者諷習近平別裝了 快關掉A股 6/21.股今年2月初一度重挫摜破2700點,不過,目前指數已回到3000點之上,伴隨股價處於歷史低檔區,A股上市公司紛紛祭出購買庫藏股計畫,累計今年來已有1582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回購金額達954.97億人民幣(約新台幣4297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6/20.两年前曾看空中国科技股的摩根大通亚洲TMT研究联席主管Alex Yao,开始看多中国科技股了,近称"考虑到成本结构的改善和竞争的缓和,中国科技股股价仍有约20%至25%上涨空间",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左右股价走势的关键。 6/19.長期看好中國的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聯合」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開始對中國經濟前景警告。達里歐近表示,隨美總統大選逼近,美中將續碰觸對方紅線;達里歐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獨家評論中指出,美中兩大強權正處於一場更嚴重經濟和軍事戰邊緣,但雙方都不想跨越這條線,因為當前情況若嚴重惡化,結果可能是災難性的,這種緊張但受控的對抗將為全球投資人帶來重大風險。達里歐說,各國國內局勢,尤其是美國內部衝突在明年如何發展,對美中關係和新世界秩序的影響,比其他任何因素都要大;在債務負擔加重、科技和氣候變遷的背景下,美中兩國和世界都處於危險境地,這使得不同資產類別和不同國家的多樣化投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自中國解除防疫封控措施以來,經濟復甦不平衡,地方政府債務不斷膨脹,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達里歐將其描述為典型的房地產大泡沫破裂),嚇壞了國內外投資人,導致股市遭到拋售。滬深300指數自2021年2月創下高點後,迄今回跌約38%;同一時間,恆生指數重挫42%。 資產規模達1710億美元的橋水聯合,近來也加入全球投資人行列,一直在拋售中國股票。今年前3個月該公司減持幾乎所有在美上市的中國股票,包括拼多多、百勝中國和攜程網,減持幅度高達78%。截至今年第1季底,橋水聯合持有的中國股票總值已驟降至3.13億美元,較2022年初的近期高峰約22億美元猛減86%。達里歐日前接受《日經亞洲》訪問指出,房地產債務問題正在嚴重拖累中國經濟,中國正在進入一場百年風暴中,就像日本在泡沫經濟破滅後,花了數十年才迎來經濟復甦一樣,考驗或將續下去 5/24.長年身處上海的政治風險分析師馬克林(Dan Macklin),近期在社交平台宣布自己已離開中國,還PO出高達22篇推文,直言對於那些在房地產或股市上失去積蓄的人來說,昔日的「中國夢」現在聽起來空洞無物,很多人早就逃了。長居上海10年政治風險分析師逃了 22篇推文曝中國從繁榮到崩盤,中國政經情勢不佳,許多富豪舉家移民,加上反間諜法施行,經商環境惡化,外資也逃之夭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大舉清洗政敵,整肅民企,又推出反間諜法,疊加美中對峙加劇,資金外逃、供應鏈轉移,外籍菁英人才快要跑光。 5/4.香港《基本法》23條引發寒蟬效應,繼《自由亞洲電台》撤離香港後,美國《華爾街日報》跟進,將亞洲總部從香港遷往新加坡,並大幅縮減駐港記者及編輯人數。 6/16.方正证券:配置“中特估”,交易“科特估”,在美联储明确降息前,“科特估”仍将是阶段性博弈主题行情。行业配置延续“八二法则”:80%仓位中长期配置“中特估”(资源/公用事业)主线;20%阶段性博弈“科特估”主题和银行的反弹机会。 ***6/15.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 近走訪港京1週後發文:港京年輕一代瀕臨絕望,「火花消失了」,他感受到這兩地氛圍越益黯淡,過去的積極進取被放棄感躺平(sense of resignation)取代,中國企業家則哀嘆北京缺乏對民企承諾。 文章說,在北京時,他與許多就讀中國頂尖大學學生會面,他們集體前景黯淡,一些學生表示續念研究所,主因畢業後沒有有意義工作機會。而研究生就業前景也沒多好。為此,中國統計部門將學生從青年失業統計剔除,以掩飾該項逐漸惡化問題。 他指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本月10宣布辭職後投書《金融時報》警告,「香港的法治正處於極大危險中」,因為向國內政治的危險傾斜導致「司法愛國主義」的爆發,越來越以中國為中心的政治潮流,與香港政治自治的本質背道而馳。岑耀信進一步警告,香港恐面臨「慢慢成為集權狀態」的可怕結局,淪為中國另一座城市是香港最大的恐懼。羅奇說,對他而言,這聽起來就像溫水煮青蛙,難怪這座曾是非凡的城市,如今氣氛變得如此黯淡,而這也與北京日益陰暗的情緒吻合。 羅奇2月投書《金融時報》表示「香港玩完了」,引發香港政府痛批,近期他在香港外國記者協會FCC演講表示,中國經濟沒反彈,香港前景也不會改善,再遭港府抨擊。他13日接受Politico訪問,面對為何港府對他看法如此敏感提問,他說,「港府簡直瘋了」;對提批評者作出人身攻擊,卻忽視提出的問題,「香港存在著巨大兩極化。要麼支持北京,否則就是反對北京。沒有中間立場」。對香港未來,羅奇說,香港與中國的經濟難以置信緊密,中國現在經濟嚴峻,未來幾年恐更嚴峻,香港必然受牽連。他下次香港之行,他將「三思」而行。 **5/3.外資+人才全跑了!中國好朋友羅奇補刀:香港經濟韌性岌岌可危 中國好朋友之稱的摩根士丹利前亞洲區主席、現任耶魯大學教授羅奇(Stephen Roach),近年開始轉風向,多次批評習近平,2月又發文感嘆香港已經玩完。今日正逢港府發布最新統計數據,3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年減7%,創2年來最差表現,加上傳出華爾街日報亞洲總部將撤離香港,羅奇在社交平台X發文直言,香港經濟韌性岌岌可危,中國打噴嚏,香港就感冒,外加人才離去,削弱香港活力。 4/30.近期中国股市强劲反弹,高盛如何看?高盛指出,中国股票仍然便宜,已有对冲基金抛弃日股转而买入港股。随着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乐观情况下,中国上市企业估值提升可能高达40%。 4/29.万科A盘中涨停达10.04%,万科A过去一年半首涨停,市值也由此重回900亿元大关。其在港股更是大涨18.99%,创七年半来最大单日涨幅。万科多支债券也涨幅强劲。其中,“22万科04”、“21万科04”、“22万科06”涨超6%。 4/30.近期中国股市强劲反弹,高盛如何看?高盛续唱多中国股市!高盛指出,中国股票仍然便宜,已有对冲基金抛弃日股转而买入港股。随着支持性政策陆续出台,乐观情况下,中国上市企业估值提升可能高达40%。 中国股市上周实现了自2022年12月来最佳周回报率,一周内MSCI中国指数上涨8%,科技股领涨(涨幅达13%)。中国离岸股票自1月底来反弹19%,表现优于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基准。 A股在过去一个月的涨幅相对较小,但今年迄今仍领先于港股,回报率为4.5% 4/28.港股会否重演大涨后回落的戏码?当前超买程度已创2023年1月来新高,轮动资金短期仍有外部压力配合,基本面改善仍待政策发力 港股上周意外迎来久违的强劲反弹。大涨的驱动力是什么?1)资金面是推动港股超预期大涨的主要动力。上周外资中主动型资金延续流出(EPFR口径),猜测交易型和其他类型资金可能为主。南向资金延续流入且边际流入新经济,资金轮动与板块轮动相呼应。2)宏观基本面和企业盈利变化不大。3)政策预期和事件性因素提供了一定催化。大涨后的前景如何?1) 交易层面,当前超买程度创23年1月以来新高,卖空成交占比快速回落。恒生指数18,000附近也是关键阻力位,情绪上处于透支状态。2) 资金轮动上,如果资金是出于暂时规避海外风险而轮动到港股市场,外部压力释放后,动能也会下降。短期来看,外部环境压力的缓解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3)基本面上,长线资金的再配置需要基本面改善配合,尤其是财政政策发力以应对当前通胀下行和信用收缩的问题。 4/25.汇丰: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对中国内地股票的看法已转为中性:汇丰在报告中指出,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已从对中国内地股票的低配仓位上回撤并转为中性,而亚洲基金对中国内地股票的敞口目前处于七个月高位。 4/24.中国证监会上周推出5项支持香港资本市场措施,支持港股表现,助力改善港股中长期流动性及提供增量资金。港股已连三日大涨。恒生指数刷新年内高点,恒生科技指数三日累涨8.2%。美团、腾讯、快手、京东三天涨幅均超10%!港股互联网巨头携手大涨本周前三天,美团累涨超17%,腾讯累涨超12%创9个多月来新高;,快手累涨超17%,哔哩哔哩累涨14%,京东涨幅达到13%,阿里巴巴累涨8.5%,百度累涨超6%。4月24日周三,港股市场再度高开高走,恒指突破并站稳17000点以上,携手恒生国企指数创近5个月来收盘新高,科技股连续第三日集体走强,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3.61%,三日累涨8.2%。港股互联网ETF三天涨10.87%。; 4/22.汇金真“爆买”ETF!中央汇金基金Q1季报:累持大型偏股ETF超过4100亿元(3月末基金净值计),和去年末相比,增持金额超过3300亿元。汇金“多账户”、“多产品”增持模式,并不全部为季报所披露,预计后续这个数字还将增加。根据此前测算,汇金对华夏沪深 300ETF、华夏上证5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三只基金的增持金额超过1591亿元,一季度末持有金额超过2080亿元,直接助推这三只基金迅速成长为超大型股票ETF基金。 4/17.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國三大交易所計畫從五月中旬開始,停止在盤中揭露外資即時交易數據;雖然中國當局宣稱此舉目的是抑制市場不正常波動,卻引發投資人對數據透明度的高度疑慮。港股也納入,報導指出,新規是在交易時間內,公開市場將不再提供深滬兩市境外投資者買入、賣出與總成交量等即時資訊,而當日數據仍可在收盤後取得,此新規也適用於香港與滬深聯通的即時交易數 4/15.中國A股長期低迷,讓對岸股民叫苦連天,《新浪財經》聲稱今天(15日)A股雖然盤中一度跳水,但外資抄底動作非常明顯,中國網友對此反嗆這根本是將假外資當成外資,而「指鹿為馬」就是亡國的前兆 3/28.中央汇金大手笔买入ETF被证实,随着多只宽基ETF近期披露2023年年报,中央汇金大手笔买入ETF被证实。2023年10月23日,中央汇金发布公告称,当日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在未来续增持。从盘面看,当天有多只ETF尾盘突然放量。随着多只宽基ETF近期披露2023年年报,中央汇金大手笔买入ETF被证实。 3/18.林园:熊市泡沫挤得差不多,市场上涨趋势形成,现在投资是合理区,核心观点:1、(熊市)泡泡已挤得差不多了,现在投资是个好机会,是合理的区间。趋势已在逐步明朗....上涨趨勢形成 2、房地产现在一定是个非常冷时候,也是个好的机会,我们会盯住,关键是你投多少。这个度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死在黎明前。 3、现在港股基本上不跟美股走,是跟A股走,这个位置的话,港股是有投资价值。我一般不去买两地上市东西。 4、牛股不需要全部抓住,抓住一个就够了。5、长期我们只投比如医药消费,与嘴有关的,这是我们重中之重。现在的仓位是在逐步增加的,变得更加积极果断,就是买入。 6、该止损的也已经差不多了,内鬼也走得差不多了。融资那部分该“搂”的也差不多了 3/11.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进一步扩大股权投资试点范围 正在研究降低乘用车贷款首付比(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尤其是主要金融机构经营稳健,可以说我国金融安全的基本盘非常稳固;我国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和拨备总额超过50万亿元,还有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各种行业保障基金,可抵御风险家底非常坚实;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会后举行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答) 3/11.中集车辆:拟每股7.5港元回购全部已发行H股股份 3/9.美银美林最新研报:美股“Mag 7”!A股看YYDS4!(国企主导银行保险Y、运营商Y、电信D 和石油煤炭S: 永远的神:已成为中国股市今年来四大高收益板块,石油煤炭以20%的回报率领衔。尤其是石油煤炭板块今年迄今分别取得了20%的回报率,在所有板块中遥遥领先,银行板块也有9%回报,同期MSCI中国指则降2%;2024年1月份,国资委表示,将进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纳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美银美林认为,短期来看,国有企业重新估值有助于稳定A股市场信心,尤其是在2024年1月以及过去三年中国市场大幅回调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推动A股指数实现结构性的、稳定的升值,吸引更多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支持中国企业持续融资。经过两年的努力,A股上市国企在营收增长、杠杆率和股本回报率ROE方面的确相对于民企有所改善) 3/7.药明康德港股午后跌幅扩大至20%,公司公告再次重申,药明康德既没有人类基因组学业务,本公司现有各类业务也不会收集人类基因组数据。 3/6.A股回调,创业板指跌超2%,国债期货收跌,券商尾盘回升,药明系个股集体大跌 3/6.比亚迪:拟以4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70元/股。 3/2.不信習近平晶片夢?中國AI晶片廠龍芯股東套現227億落跑 2/28.传之前暂停的量化策略恢复?业内:并未听说此事:涨势和情绪皆比较好的A股市场上午突然出现波动,几大指数皆从高处直线跌落。此时,一则关于“之前暂停的量化策略恢复”的消息也从坊间流出。 2/28香港重磅利好政策!涉及楼市、股市、人民币……2/28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2024至2025财政年度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其中关于楼市、股市、人民币等方面都迎来利好政策。楼市取消额外印花税、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股市完善上市机制、优化交易机制;全力建设离岸人民币的生态系统,“数字人民币”会在香港扩大试点范围。股票市场方面,香港全速落实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去年10月提出的多项建议,包括改革创业板。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市场效率和流动性,香港证监会及港交所正探讨一系列措施。 2/26.中國股市近來在官方動員「國家隊」強力拉抬下反彈,但投資A股的中國私募基金經理人Leo建議股民,中國股市本身存在的諸多大問題還沒有出清,之後還會發生更慘狀況,應逢高賣股,「割肉也得儘早地走」。 2/23.2/2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2/22.拋售中股被懲處 量化基金大咖道歉/寧波靈均:深刻反省 長期看好、堅持做多中國股市 中國為防止股市繼續下挫,強力打擊「異常交易」行為。中國主要量化基金之一的「寧波靈均」因十九日開盤後一分鐘內,大量賣出滬深股市合計25.7億人民幣股票,被滬深圳交易所懲罰限制三日交易,並啟動公開譴責程序;寧波靈均表示深刻反省並致歉,稱長期看好並堅持做多中國股市 2/8.中國太依賴房市 海曼資本創辦人巴斯:下場恐比2008年的美國更慘 2/7.A股狂洩股民火大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下台謝罪 2/7.中國A股委靡不振,小型股閃崩,許多股民損失慘重,私募基金也重傷,上海天理私募股權創辦人曹欣(後更名為曹邦訊)因「心理健康」因素突然離世,年僅34歲。中國網路盛傳,因小型股暴跌,有私募基金大佬輕生,市場猜測是借錢加槓槓無力償還,也有人認為是小型股閃崩遭斷頭, 2/7.2024年以来“国家队”等资金增持 ETF 累计带来增量资金超过 1400 亿元,仅 2/5日一天 ETF 资金增量就超250亿元。其中以沪深300资金增量最多,其次是上证50,在1/24日前“国家队”等资金买入ETF 主聚焦于沪深 300和上证50ETF。 2/7.至昨晚间,今年已有近1200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有696家上市公司投入市场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330.6亿元。 2/6,股市,反击!证监会宣布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中央汇金公司表示,已于近日扩大ETF增持范围。小微盘股反弹,中证1000指数涨6.97%,中证500指数涨7.75%。国债期货收跌。港股大涨,恒生科技指数涨6.75%。 A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强势反弹。截至收盘,沪指涨3.23%,报2789.49点。深成指涨6.22%,报8460.38点。创业板指涨6.71%,报1667.35。北证50指数涨9.50%,科创50指数涨6.50%。沪深300指数上涨3.5%,创2022年11月来最大涨幅。 2/6.2015年“救市”ETF 涌入经验:资金涌入后的板块配置经验:先大盘发力稳信心,再小盘修复市场财通证券指出,2015年“国家队”公开“救市”,首主攻大盘特别金融股,大盘企稳后,“国家队”开始发力买小盘,连多个交易日“千股涨停”。 15年6月“杠杆牛”行情结束后市场失速下跌,2周全A下跌19%,政府随即发力“救市”,累计投入超万亿元。“救市”分3阶段: 2/6.证监会:将继续协调引导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社保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大力度入市 2/6.海外经验复盘:“临危受命”的平准基金(文以美日韓為例)2月6日,中央汇金公司称,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 2/6.中國股市跌跌不休,許多基金經理人已認賠殺出。彭博:中國宏觀避險基金半夏投資管理中心表示,由於中國股市跌勢加劇,1月中旬大砍中國股票部位以降低損失,坦承其誤判中國經濟會快速復甦。 2/6.公募基金惊现“快速缩水”,成立48天,跌去近4成(2月5日,金元顺安产业臻选基金下跌15.55%,领跌市场) 2/6.响应证监会大动作,易方达、广发、南方、华夏、富国、国泰、华宝、华泰柏瑞、天弘、招商基金等10家基金公司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 口水護盤持續 2/5.证监会:严惩操纵市场恶意做空,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2/1.31省份2023年GDP数据出炉! 有17个省份GDP年增跑赢全国,均超过5.2%。分别为西藏、海南、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吉林、重庆、山东、浙江、四川、湖北、江苏、安徽、河北、辽宁、青海。 从各地GDP总量来看,广东GDP总量首次突破13万亿元,山东和浙江的GDP总量分别突破9万亿元和8万亿元。 此外,还有多个省份经济总量实现重要跨越。其中,四川首次跻身“6万亿元俱乐部”,湖南迈上5万亿元新台阶,辽宁、重庆、云南均首破3万亿元大关,贵州也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 1/31.回购不能停!日内已有近50家A股公司宣布拟回购或提议回购股份 1,凯莱英:拟以6亿元-12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57元/股。 2,通威股份:控股股东拟增持10亿元-20亿元。 3,三一重工:董事长提议以6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18元/股。 4,蜂助手:拟以4000万元-8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50元/股。 5,永泰运: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44.53元/股。 , 6,豫园股份:董事长提议以1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 7,迪安诊断:董事长提议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 8,芯源微:董事长提议以1000万元-2000万元回购股份;部分自然人股东、核心员工拟增持2200万元-3500万元。 9,天承科技:拟以30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本次回购的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5元/股。 10,华曙高科:董事长提议以1000万元-2000万元回购股份。 11,科大国创:董事长提议以2000万元-4000万元回购股份。 12,新凤鸣:拟以1亿元-1.5亿元回购股份,本次回购股份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16元/股。 13,国科微:董事长提议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 14,新坐标:拟以25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35元/股。 15,新益昌:董事长提议以20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 16,淳中科技:拟以2000万元-4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30元/股。 17,东方生物:实控人提议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 18,西典新能:董事长提议以0.55亿元-1.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高于人民币36元/股。 19,睿昂基因:拟以1500万元-2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49元/股。 20,爱博医疗:董事长提议以2000万元-4000万元回购股份。 21,双元科技:董事长提议以30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 22,国科军工:董事长提议以7000万元-1.3亿元回购股份。 23,凌云光:董事长提议以3000万元-6000万元回购股份。 24,源杰科技:董事长提议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 25,杰克股份:拟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5元/股。 26,伯特利:拟回购120万股-180万股,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90.43元/股。 27,中微公司:董事长提议以3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 28,嵘泰股份:拟以3000万元-6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30元/股。 29,福元医药:董事长提议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 30,博瑞医药:董事长提议以1000万元-2000万元回购股份。 31,东方电缆:拟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58元/股。 32,微芯生物:董事长提议以800万元-1500万元回购股份。 32,华孚时尚:拟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5.5元/股。 33,吉大正元: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25元/股。 34,华海清科:董事长提议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 35,曼恩斯特:拟以25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108.97元/股。 36,东威科技:董事长提议以1500万元-2000万元回购股份。 37,优博讯:拟以4000万元-8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0元/股。 38,新致软件: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上限20元/股。 39,长青股份:拟以1亿元-1.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8.95元/股。 40,诺禾致源:董事长提议以8000万元-1.6亿元回购股份。 41,晶品特装:董事长提议以30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 42,开润股份: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0.85元/股。 43,龙磁科技:实控人提议以3000万元-6000万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40元/股。 44,美格智能:拟以2500万元-5000万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37.50元/股。 45,欣旺达:董事长提议以3亿元-5亿元再次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0元/股。 46,江海股份: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高于人民币20元/股。 47,金山办公: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380元/股 1/30.中航基金公告,1月29日,副总经理王华“个人辞职”。 Wind统计显示,这是2024年开年以来第7位离任的基金公司高管。 简历显示,王华,1986年12月生,毕业于暨南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他曾任职于深圳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商基金、博时基金、泰达宏利基金。 1/29.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激励和约束对等,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客观评价企业市值管理工作举措和成效,同时对踩红线、越底线的违规事项加强惩戒,引导企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传递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1/29.【A股中字头个股持续上涨,“三桶油”、三大运营商表现强劲】中国交建、中成股份、中公高科、中工国际等多股涨停,中粮科工、中国铁建、中油工程等涨幅靠前。三桶油、三大运营商持续走强,中国石油近4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近25%,中国联通涨超5%,中国电信涨超4%,中国移动涨超3%,中国石化、中国海油近期持续走高。 1/29.信达、东方、长城划入中投方案或年内落定:据新华财经,经向业内知情人士处再次确认,三家AMC(资产管理公司)将于近期划至中投公司。 1/29.资不抵债,被正式下令清盘!中国恒大回应:已尽全力,非常遗憾!专家解读… ***1/28.从雪球(结构集中敲入)到雪崩(微盘股流动性危机)过高的基差成本成为本轮微盘股流动性危机的导火索,而这轮雪球结构的集中敲入无疑就是导致基差极端扩张的罪魁祸首。微盘股指数波动就陡然放大,不少中性和DMA产品在年底又来了一波幺蛾子。还好最后回了波血。 1/28.限售股出借全面暂停 专家:针对性调整转融券机制 充分践行以投资者为本.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全面实行注册制改革落地,继前期调整融资融券保证金比例、限制高管战投出借后,此次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降低融券效率,有利于发挥融资融券功能,依法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 ***1/28.《新浪財經》近日公布「2023年度最具影響力10大經濟學家」獲獎名單,其中包括去年公開呼籲股民不要進場買股票,之後遭全網禁言,又被摘掉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一職的金融財經領域網紅劉紀鵬。 1/28.狂抄中国资产!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周度流入创纪录(至1月24日一周,新兴市场股票基金流入资金史上最高达121亿美元;其中119亿美元流入中股基金,规模为史上第二大。今年中国市场开局不佳后,一些海外机构却从中看到了绝佳机会,1/26,美银行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引EPFR数据称,新兴市场股票基金流入资金达到创纪录121亿美元。中国股票基金当周吸引119亿美元资金流入规模为2015年7月来最大,也是史上第二大,这对中国股市来说是一个积极信号)Hartnett认为,当前购买中国股票可能是全球“最具吸引的逆向长线投资”。 1/27 逾千亿!两周内大资金集体买入4只沪深300ETF和1只上证50ETF:Wind统计数据:1月15日至25日,大资金集体买入4只沪深300ETF和1只上证50ETF。其中,易方达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分别净流入283.15亿元、280.35亿元、 221.89亿元、 201.15亿元、 129.30亿元。短短两周内,这五只基金合计净流入资金额就高达1115.84亿元。多只创业板ETF、红利ETF也有资金小幅加仓,净流入额均超过5亿元。人工智能ETF、光伏ETF、新能源ETF、中国国企ETF等资金净流入额超1亿元。 1/27.本周,美國的中股最大ETF之一FXI(资产规模达42亿美元的iShares中国大型股ETF):看涨期权交易量“一鸣惊人”,一年多来最高,同时,专注于科技领域KraneShares CSI中国互联网ETF(KWEB)看涨合约交易量也攀升至史第二高位。上周,A股终于迎来久违反弹。当前,国际市场投资者非常关心,这波复苏行情能否持续。Susquehanna I.G.衍生品策略联席主管Chris Murphy表示,期权市场活跃部分原因,源于投资者对于A股配置不足。他补充称,对于那些试图增A股敞口的投资者来说,购买期权可能更像是一种对冲策略,而非看涨情绪的明显转变;高盛集团的Joshua Schiffriny則呼吁做多中国市场。“中国股市今年将会大放异彩,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那里市场上悲观情绪过重,”他在报告中写道,“我建议投资者通过期权来实现这一投资策略。” 1/26.易方达美国50ETF:若上午收盘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有权决定在下午停牌(易方达连续第四日发布美国50ETF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及临时停牌公告,旗下美国50ETF将于2024年1月26日开市起至当日10:30停牌。若本基金2024年1月26日上午收盘时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溢价幅度未有效回落,本基金将有权决定2024年1月26日下午开市起停牌至收盘,具体以届时公告为准) 1/25.今年來,香港股市開市後續低迷,16個交易日中,有9成交易日都處於下跌,週一22日跌破1萬5000點,創15個月來新低紀錄,3星期內,恆生指數已連續跌破1萬7000點、1萬6000點、1萬5000點關卡。美國之音:23日受中國準備推出救市措施,港股強彈近400點,收復1萬5000點關卡。但專家分析,股市短期內暴漲或暴跌,不僅反映信心與信任危機,在香港過去的自由法治基礎受到破壞,經濟市場溢價成分就會消失,加上實施《港區國安法》,及準備中《基本法》23條立法,長遠經濟將更悲觀,網友口中諷刺的「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可能逐漸變成「國際金融中心廢墟」。雖週二香港股市反彈,但同日,印度交易所上市股票總市值來到4.33兆美元,超過香港交易所上市股票總市值4.29兆美元,印度股市市值首次超香港股市,成為全球第4大股市。 1/24.人民银行:为深化内地和香港金融合作,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决推六举措:涉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资金便利化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方面,可概括为“三联通、三便利”。一是将“债券通”项下债券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二是进一步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支持所有已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参与债券回购(含“债券通”渠道);三是发布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实施细则,拓展和便利大湾区个人投资渠道;四是在大湾区实施港澳居民购房支付便利化政策,更好满足港澳居民置业需要;五是扩大深港跨境征信合作试点范围,便利深港企业跨境融资。 六是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为香港和内地居民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1/23.彭博 : 香港國企股折價36% 顯示全球對中國悲觀情緒 1/23.彭博社23日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中國政府正在考慮多項支持工具,以穩定資本市場運行,方案包括設立規模2兆元人民幣(新台幣8.84兆元)左右的股市平準基金,用主要來自中國境外機構的資金由滬港、深港通投向A股;考量支持人民幣匯率;以及通過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或中央匯金公司向A股投資至少3000億人民幣的本地資金。中國政府的救市措施儘管尚未宣布,但為低迷的股市注入強心針,至台北時間下午2時40分止,上証指數上漲0.74%,恆生指數則是大漲3.66%, 1/23.周二美证监会网站案件显示,蔡崇信在去年第四季度通过其 Blue Pool Management 家族投资工具,购买价值约1.51亿美元的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股票。事实上,近几个月来,马云和蔡崇信一直买入阿里巴巴股票。去年四季度,马云购买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阿里香港上市股票。消息传出后,阿里巴巴美股1月23日盘前拉升,一度涨超7%,现涨超6% 1/23.多家头部券商提示跨境ETF风险,交易所也对多只ETF异常交易从严认定 1/23.香港恆生指數昨跌破1萬5000點心理關卡、報14967.18點,而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也下跌2.4%,接近20年前水平,滬深300指數收盤下跌1.6%。《彭博》引述一項追蹤同時在中國內地及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的股票價格差距指標,居然達到了2009年以來的最大水平;這意味著,離岸市場出現了36%的折扣。 1/23.搶救股市 中國股票賣超禁令首度擴及保險業 1/23.紐交所上市的中概股經歷年初低迷後23日紛反彈,此前有關中國政府為暴跌股市推紓困方案報道提振市場情緒;Hxc那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衡量在美掛牌中國ADR指標─在上交易日觸2021年11月來最低後於23日漲5.8%,遠高於以科技股為主那斯達克指0.3%漲幅。同日稍早媒體消息報道,北京政策制定者正尋求動用約2兆元人民幣(約2785億美元) 穩定遭受重創股市。 1/23.嘉实基金:至1/22收盘,嘉实沪深300ETF规模突破600亿元。Wind:至1/22,全市场股票ETF中,6只ETF规模超过500亿元。其中,4只沪深300ETF在过去一周强吸金近800亿元,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周内规模增超200亿元 1/23.证监会:把资本市场稳定运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稳市场、稳信心(证监会指出,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构建中国特色上市公司估值体系。深化投资端改革,加大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不断增强股市内在稳定性) (**1/20.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我不相信资本市场会一直这么下去,“该出手的时候要出手,不要犹豫!因中国是要发展的,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制度还是会逐步完善的,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看到了这个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谈及当下市场情况,吴晓求回忆了2021年美国资本市场出现的危机,“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美联储打破常规,迅速介入,这一番操作甚至颠覆了教科书的定义。所以美国市场恢复了信心,稳定了市场,而且在不断创新高。”) ***1/21.凌鹏摘:恐慌并不比狂热更理性:当下情况类似2016年,芒格说投资最重要的是理性。理性,不单单指狂热的时候保持冷静,也指在绝望和恐慌中保持善意!没有一个冬天是过不去的! 最难受2020年,大家盆满钵满年份却空仓度过,因实在无法接受市场狂热。投资建立框架很难,在逆境中坚守更难!行情很多人陷入恐慌,其实恐慌并不比狂热更理性。冷静思考、理性布局方为正道。 一、所亲历五次“至暗时刻” 入行来,亲历五次至暗时刻,每次底部都会出现宏大叙事说法。这些说辞,有些在后会自然消释、有些却确有其事。但奇怪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阻止下个牛市到来”,就像“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回来”一样。2008年是入行后第一个熊市,百年一遇金融危机,… 2011—12年,市场下跌,…2012年底,爆发创业板三年六倍大牛市! 2015年下半年及2016年初,经三轮暴跌,杠杆牛破灭…,很多人认为整个中国金融体系都需要整顿。岂不知那时就是“核心资产”牛市开始。 2018年中美贸易战开打,市场不断下跌,仅次于2008年,不太相信《宏大叙事的陷阱》,更关注各种数据和指标,知道资本市场在底部和顶部的情绪。因此,在年底几个月,坚持持仓、盘中散步、盘后反复检验数据和逻辑,冷静状态下决策。 二、三种底部 常识角度看,现在又到战略性买入时,但关键买什么?纵观过去20年历史,底部三种:其一是类似2008年底底部,此后所有股票都涨,仓位是第一性;其二是类2012年底和2018年底底部,所有股票短时内爆发、然后分化,一部分股票重回底、另一部分不断走牛;其三是类2016年年初底部,一部分股票(核心资产)开始走牛,而另外一部分股票(创业板)还在半山腰、不断下跌。 第一种底部需要勇气,在那种情况下敢不敢加仓?第二种底部需要对新事物开放心态,2012年底对互联网认知、2018年底对于新能源认知;第三种底部需要摒除偏见; 2016年初市场整体已处于低位,但创业板可能还在下跌中继,什么东西能起来?当时眼中只有创业板,所以没意识到蓝筹白马机会。这些东西可不像2012年底的互联网和2018年底新能源熟悉的品种,错过源于偏见。 当下情况类2016年,芒格说投资最重要是理性。理性:不单单指狂热时保持冷静,也指绝望和恐慌中保持善意! 1/22.4只沪深300ETF今日成交额超370亿 1/22.沪深300ETF流入量创新高,“护盘”资金持续涌动;招商证券认为,中长期资金出手布局ETF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在震荡的市场行情下,ETF往往也是投资者进行逆势布局和波段操作的工具。在此情况下,ETF仍有望保持扩张趋势。 1/21.不堪虧損 中國老牌港資玩具廠達琦華聲電子宣佈解散 1/20.根據彭博週五引用知情人士透露報導,中國最大的國有券商中信證券在當地股市巨幅虧損下跌後,限制部分客戶的賣空。本週早些時候,根據監管機構指示,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停止向個人投資者融券,並提高對機構客戶審查的要求。 1/20.本周2800点保卫战,股票ETF上演天量资金大抄底,买沪深300股票ETF单周资金净流入超600亿元,仅易方达、华泰柏瑞、华夏及嘉实等4家头部基金公司旗下沪深300ETF合计“吸金”超过510亿元;中证1000ETF、中证500ETF则成“失血”主阵营。 1/19.沪深300ETF延续放量态势,显示抄底迹象:昨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成交额突破百亿元,分别为152.57亿元、108.02亿元,创自2016年来单日成交额新高。4只靠前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继本周前三个交易日分别180亿、176亿和312亿巨量成交后,今日成交额保持强劲计成交额257亿。在本周前四交易日里,合计净流入372亿元。国债期现货续走高,30年国债期货盘中再创史新高。A股旅游、游戏、白酒、传媒板块涨幅居前,飞行汽车、光伏、电力板块跌幅居前。 1/19.基金经理纷纷道歉:最新四季报中,不少基金经理向投资者袒露心声,有反省自己在投资操作上一些误判,并表达诚挚歉意。有坦言自己在业绩较大下滑时,内心沉重和巨大压力。有续向投资者传递乐观情绪,希望投资人信任自己,一起“风雨同舟”!2023年A股公募基金整体赚钱效应不佳。弱市下,除投研工作,投资者陪伴和投教工作成基金经理们重要职责。 1/20.中金基金董事长、总经理变更 1/19.天风证券董事会“大换血”,专业人士和大股东任职各半 ; 1/18.大奇迹日! A股港股午后大逆转!尾盘全线翻红,沪指收复2800点(沪指午后强势拉升,此前一度跌逾2.5%,深成指、沪深300翻红收涨超1%,创业板猛拉升近2%,港股三大股指均收红结束四连阴,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主力合约拉升涨超1.5%) 1/18.賣壓排山倒海 上證跌破2800點大關 1/17.中國股市表現不振,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放鬆對一些規模較小的共同基金和券商的限制後,中國監管機構再次面臨穩定股價的壓力,近日已重新要求部分機構投資者不要出售股票。 24--1/3.港交所CEO欧冠升(Nicolas Aguzin)在世界经济论坛官网发表题为“以长期视角看中国的三个理由”:机构已调高对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驳斥中国前景怀疑论;中国经济由创新、绿色科技和资本市场驱动;明智的政策会决定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并稳固中国的全球地位。2024年1月15日至1月19日,世界经济论坛第54届年会将以“重建信任”主题,于瑞士达沃斯举行。 ++++++++++++++++++
23--12/25.12月初公開呼籲中國股民不要進場買股票,並因此遭到抖音、微博、今日頭條等多個社群平台禁言的金融學者劉紀鵬近日證實,他已不再擔任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他11月29日時直指,中國股市起不來,關鍵在制度。他12月1日進一步發表評論說,中國的資本市場相關制度還不完善,對普通股民來說,等解決了「一股獨大」(特定股東操控公司運作)等問題再考慮入市不遲,現在不是炒股的好時候。 12/12.年化18%!此刻,段永平正在用期权抄底阿里,价值投资看好的公司,并在低价时抄底,是段永平的策略。这次阿里也不例外。“ 看不懂阿里,但看好马云。期权,是他的不败宝典。” 12/21.胡锡进:我们已跌破2900点,还恐惧什么,我真的不明白 12/18.A股分析师前瞻:卖压或临近出清,岁末年初有望迎来拐点 12/18.胡錫進炒股半年虧損 哀嘆中國A股沒有春天:中國疫後復甦乏力,外資大舉出走,致股市跌不停,廣大股民哀鴻遍野,(連半年前6/26.高調佈進場炒A股的中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也深表沮喪,宣稱累計虧損已經達到4萬2317元人民幣,並說「不敢相信(A股)還會有下一個春天」) 12/17.中國經濟狀況持續惡化,導致百業蕭條,不僅半導體業撐不住,中國結合旅遊、度假的消費場所「農家樂」更出現了大規模倒閉現象,光是今年前11月就有7000多家農家樂倒閉,還有民眾上網抱怨買農家樂消費卡卻沒辦法使用。過去5年逾2.2萬家倒閉,連結合旅遊、度假的消費場所「農家樂」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光是今年前11月就有7000多家農家樂倒閉,近年關門的農家樂數量超過8萬家。 12/16.中國經濟積弱不振,中國人行再對市場釋出資金,支持經濟。人行昨日開展1.45兆人民幣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對沖到期的 6500 億人民幣1年期 MLF。相較之下,淨投放8000億人民幣,堪稱是史上最大規模資金釋出。 12/16.中國政府七月頒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意見」31條計畫,外界視為是迄今以來中國為提振民企信心、提供有利環境的最強烈訊息。然而根據獨立的企業研究機構近期調查顯示,中國的民營企業仍處境艱困,調查報告說,「這些措施並未有效落實,仍然只是嘴巴講講而已」。南華早報報導,「北京大成」(Beijing Dacheng)公司對企業家的調查顯示,85%反映中國民營部門處境艱困,僅22.5%表示計畫未來兩年增加投資。該研究機構11月針對40名民營企業家進行此調查,隨著北京的31條行動計畫未能扭轉市場期待,該調查讓外界得以窺見中國民企的嚴峻困境。 12/16.彭博:中國微博博主被要求 避免唱衰經濟 12/13.五粮液:集团计划增持公司股票,拟增持金额不低于4亿元,不超过8亿元。 12/12.李宁董事会:获准购回約不超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263,602,958股股份) 12/12.李蓓:中国股市将迎来类似美国50年代和日本80年代的大牛市,沪深300将上涨15%以上。1、要不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我非常坚定的认为没有必要换美元了。2、看多人民币风险资产,主要是股市。作为人民币投资者,持有美元计价的资产可能并没有什么收益,会踏空国内的这波上涨。3、沪深300,我个人给出的判断是上涨15%以上。 4、不是说高增长就一定带来股票市场牛市,反而可能在经济转轨下行后,资金成本下行,利率下行,整个资本市场会面临重估。如美国在50年代迎来大牛市,日本在80年代迎来大牛市。5、现在看中国股市,面临着经济转型,增速的下台阶,但同样我们也出现利率大幅下行。 12/1.“国家队”抄底,盘内多只ETF成交量放大据报道,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于今日进场买入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旗下ETF产品。所购入的ETF产品多为跟踪央企指数产品。所购入的ETF产品多为跟踪科技类、权重类的央企指数产品。盘内,多只ETF成交量急剧放大。 **12/1.乖乖配合北京政策 中金嚴禁自家分析師「唱空」經濟(隨北京當局收緊對金融領域的控制,中國最大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CICC)已要求旗下分析師不要「唱空」經濟,此舉可能導致中國經濟更加不透明. 《彭博》取得的1份內部備忘錄,CICC已禁止分析師在公開或私下場合發表有關中國經濟的負面評論,同時要求員工避免炫富,禁止穿戴奢華品牌的衣物,或向第三方透露薪酬水準。 今年3月北京當局加強對金融領域的控制,並嚴厲抨擊銀行從業人員的「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命令他們遵從「共同富裕」目標。而近來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走跌,加上資金大舉外流,出口又陷入低迷,北京當局因此發起新一輪宣傳攻勢,不僅要求官媒「唱好」經濟,並警告「唱空者」將受到懲治; 根據CICC的內部備忘錄,公司要求分析師向中國境外客戶分享觀點時,必須格外謹慎,以減低國家安全及政治風險,對於打算邀請參加會議或交易的專家,須對他們進行盡職調查。 備忘錄指出,CICC分析師在社群媒體上發表評論時,應小心避免發布或分享政治敏感內容;分析師還被要求積極參與黨建活動,這類活動常涉及研究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想法。 此外,CICC還要求分析師避免發表與政府政策不一致言論,避免在微信上分享未發表觀點,完整的報告,儘量使所有發文與工作相關。 11/29.多只北证50指数基金规模翻倍!有基金突破5亿份上限暂停申购;多只北证50指数基金在最近两个月规模都大幅增长,且不少基金规模增长超过了100%。 北证50指数近期涨势迅猛,成交额放大10倍以上,而北证50指数基金的吸金能力也同样不俗。 11/21儘管北京努力推出各項措施恢復對經濟體的信心,但今年前7個月流入中國股市的外國資金已有四分之三以上離開,全球投資者拋售價值超過250億美元(台幣7800億元)的股票。 11/20国盛证券:年末有哪些历史规律可借鉴?国盛证券认为,指数层面看,A股在年末往往会迎来上涨行情;结构上,大盘价值往往在年末跑出超额收益,金融地产链、大消费板块表现更强。 11/9.严控高杠杆,券商DMA新增被叫停,场外个股融券业务也受管控 近期,有关“近半数券商DMA业务被叫停”的市场消息迅速传播 11/3.香港股票印花税最早本月17日下调 香港《施政报告》较早前宣布,股票印花税税率由买卖双方各征收0.13%下调至0.1%。 11/3.南方基金公告自购2亿元,第6家宣布自购的公募基金公司,本轮公募自购总额攀至11億 11/2.中东土豪们正在抄底A股炒:从最新发布2023年三季报看,阿布扎比投资局共进入24家上市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而且交易活跃,其中有万亿、千亿级别市值大公司。 11/2.中國大城昆明破產?地鐵工程爛尾 10/30.全球资管巨头景顺:我们卖日股,正买入中国股票(景顺基金经理Tony Roberts表示,由于日元贬值利好减弱,其已削减日股头寸;相对而言中国资产具有更好的投资价值,已进行增持。去年表现优于91%同行的资管巨头景顺押注日元跌势将止,并已将做多日本出口企业的收益收入囊中,转而买入估值相对便宜的中国股票。日元贬值带来利好减弱,该基金已削减本田汽车等日本出口企业的股票头寸。与此同时,Roberts增持中国股票,他指出,相对而言中国资产具有更良好的投资价值。 10/27.3000点“保卫战”,险资会否加仓?A股市场再战3000点,作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的保险资金的动作备受关注。当前险资举牌正回暖,今年险企举牌次数已超2022年和2021年全年总数。 10/26.社保基金会理事长刘伟在10/26~27日社保基金会境内管理人座谈会表示,中国经济增长大趋势没发生改变,投资要遵循规律、把握趋势、顺势而为。刘伟表示,坚定地做多中国资产,纵使短期内业绩有一定的波动,但只要还在中国经济的列车上,拉长时间看,定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果实,最终收获丰厚的投资回报,这就是投资于趋势的力量。 10/26.多家(35)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股份计划,其中宁德时代提议以20亿元-30亿元回购股份 1,宁德时代:董事长提议以20亿元-30亿元回购股份。 2,中科星图:拟以8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69元/股。 …………35家 10/25.A股,见底了么?回顾历史,2005年来股市经六轮续跌期,深入研究,从大跌形成、不良反馈、维稳政策、“政策底”与“市场底”、大跌中反弹、底部以及反转信号等分析: 10/24.中金:继近期增持四大行后,汇金昨公告再增持指数ETF且在未来将续增持,时隔八年汇金再度增持ETF。前两次汇金增持ETF后,A股出现较明显“止跌企稳”走势;虽然在超短期内(1-3个交易日)市场可能仍有一定波动,但是随后均出现较明显止跌企稳走势。以上证指数为例,前两次增持后,后续指数在3个月内均出现超过20%最大阶段涨幅。以往历史,汇金共两次公开宣布购买指数ETF,分别为2013年6月20日和2015年7月5日。汇金再度增持释放积极信号,较多上市公司续密集发布回购计划等等,积极因素正逐步累积。 10/24.《彭博》報導,在上證綜合指數跌破3000點大關後,中國股市出現恐慌性拋售跡象,促使「股市國家隊」進場護盤!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央匯金公司繼買進銀行股後,23日再買進未公開金額的ETF,希望提振中國股市。 10/25.中央增发1万亿国债,香港下调印花税,沪指收涨0.4%,算力、水利、基建全天领涨 10/18.大盘指数“拼图”:深圳50正式发布,易方达、富国火线上报ETF 10/17.核心指标股债性价比失效了?今年6月初,天风证券用300除金融指数构建的“股债收益差”再次来到-2X标准差附近。这个位置,历史上,只有2012年12月、2016年12月、2019年1月、2020年3月、2022年10月跌到过,暗示A股市场又一次来到了历史大底附近。其他券商机构也出具过类似报告。但是4个月过去,迟迟看不到有力度指数反弹,很多人不禁对这个核心指标产生质疑或疑问。 中金指出,我国经济目前面临四个重大结构性变化:人口增速放缓、地产周期下行、逆全球化加深、居民杠杆率趋平。“长期结构性因素可以改变经济主体的长期预期,最终影响资产估值中枢。对于风险溢价来讲,增长中枢越低、通胀中枢越高、宏观波动越大,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越高,中枢上移幅度可能越大。 我们发现人口增速、房价走势与居民收入预期等指标与风险溢价的长期趋势高度负相关。 10/16.上交所拟组织开展2023年上市公司集中路演:近期,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上交所拟组织50余家沪市主板、科创板公司开展集中路演。本次拟参与集中路演的50余家公司,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引领性。这些公司将围绕“行业领军”、“数字经济”、“民生服务”、“央企ESG”等四大主题展开路演。 10/16.10大央企、20家科创板公司同日官宣,A股再掀新一轮回购、增持热潮,以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至目前,已有十八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购公司股票或发布增持公告。从公司类型来看,此轮集中回购增持的企业多是央企,是千亿元乃至上万亿元的大市值公司,属于行业龙头, 10/16.回购指数来了!A股市场将正式迎来4条回购指数,有市场分析认为,4条回购指数的发布,进一步提升了回购的市场关注度,有望推动更多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 10/12.历史比较:中央汇金增持银行股后的A股市场表现如何?10月11日晚,四大行公告称,汇金公将增持该行股份,次日A股高开高走,银行、证券等金融股领涨。 回顾历史,汇金曾多次增持银行股,多与稳定市场有关。时间分别在2008年9月、2009年10月、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和2013年6月。 历史上汇金五次增持,从短期效果来说确实具有一定“稳定器“作用,但从市场表现看效果逐次递减。汇金历次增持后,权重与金融板块在短期内会有一定提振,但【5-60】交易日涨跌不一 10/11.《彭博》報導,由於中國股市遲遲未有起色,越來越多資產管理業者也坐不住了!中國最大的宏觀避險基金之一、上海半夏投資管理中心創辦人李蓓10日在微博發文,呼籲中國政府設立1個穩定基金來買股護盤,形同遊說政府直接干預股市。 10/10.曾被視為能與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車廠並駕齊驅的中國新能源車企「威馬汽車」已聲請破產。 10/10.中企比特大陸爆現金流問題 9月部分薪資暫停發放 10/6.被稱「中國巴菲特」私募基金負責人、善祥基金董事長關善祥近突然離世,得年38歲,震撼中國財經界,具體死因不明。外界盛傳恐與他生前重押房地產股,踩地雷,導致旗下基金慘賠有關。有分析指出,在中國投資宛如進賭場,缺乏監管,充滿風險,使得追求價值投資關善祥淪為犧牲者,他的去世是中國經濟衰敗的真實寫照 9/22.A股遭拋售近5千億 中國要查避險基金操作模式,外資9月持續大砍中國股票,促使中國監管機構過去幾週對對採取量化交易策略的避險基金和券商展開調查。儘管中國經濟初步出現好轉跡象,監管機構先前也推出調降證券交易印花稅等利多措施,但股市依舊跌不停,繼8月外資拋售金額創紀錄後,外資9月持續大砍股票,引發大量散戶不滿,促使中國監管機構過去幾週對採取量化交易策略的避險基金和券商展開調查,因為這類交易利用股價下跌和劇烈波動獲利。 但8月外資透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拋售120億美元(3853億台幣)的中國A股後,9月迄今外資進一步拋售中國A股230億元人民幣(1011億台幣)。 中國財政部宣布,自8月28日起實施證券交易印花稅減半,由0.1%降至0.05%,以振興資本市場,提振投資人信心,但這項措施仍無法提振股市,滬深300指數今年迄今下跌5.1%,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則下跌9%。 9/22.彭博:中國擬放寬A股外資持股上限 盼挽回國際資金(中國要求所有境外投資者對單一上市公司A股持股比總和,不得超過該上市公司股份總數30%,單一境外投資者透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比例,不得超過該公司股份總數10%。因對中國疲弱的經濟、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及美中關係惡化等擔憂,全球投資者正在逃離中國市場,而中國政府則採取了一系列安撫投資者緊張情緒的措施,像是降低股票交易手續費和印花稅等) 9/21.續砍中國股票 外資繼8月賣3860億、9月再賣逾千億 9/21.“越跌越买”!大盘宽基ETF等175亿抄底,在昨日A股下跌、创业板跌破2000点、成交量创年内新低的背景下,借道股票ETF(统计股票ETF和跨境ETF)投资工具,“抄底”资金依然积极乐观,单日净买入资金62亿元。本周前三个交易日净流入资金已达175亿元。从资金流向看,本周前三个交易日,中证500、科创50、中证1000等大盘宽基ETF最受资金青睐,在权益市场估值的历史低位,大盘宽基ETF成为“抄底资金”最便捷的投资工 8/25.3個月連2降 大摩砍中國和香港股市目標 8/20至8月20日晚,已有超过30家A股公司披露回购、增持计划或进展公告;伴随新一轮回购潮,多家上市公司实控人、大股东及董监高等也积极投身增持自家股份或是承诺不减持。 ------ 2/25.中國頂大校企相繼破產,清大紫光集團及北大方正集團全數崩盤。其中,北大方正破產重整進入新的階段,中國銀保監會日前批准,北大方正子公司-北大方正財務有限公司進入破產程序 2/14.3位知情人士向路透透露,中國晶片設計公司紫光展銳(Unisoc Technologies)正尋求籌資100億元人民幣尋求國家基金認股,該公司市值約700億元人民幣 23--1/17.复星国际2027年1月到期美元债跌幅势创纪录。截至北京时间01:36,该公司5.05%债券每1美元跌13美分至64.1美分,这将是该债券2021年1月发行来最大单日跌幅。 +++++++++++
22--12/16.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12/15日报告:确认2022年度可对中国内地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检查和调查,撤销2021年对相关事务所作出认定。 11/23.基本面在市场筑底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市场进入底部后最低点确认与基本面关系不大,更多是情绪底,此时一般除货币或者地产政策有起色,其他经济领先指标未必改善。而市场进入牛市过程则一般要看到其他经济领先指标逐步改善。 11/3.连道歉6次后,他被基金公司删稿了 11/2.龍湖集團(恆指成分股)主席 中國女首富吳亞軍突請辭 股價曾瀉44%:貼錢增持300萬股「救價」 (仍以信托持有43.41%股份) JL叮嚀2022年底打底23春吶:除20年小錯,文整理很好,摘供參考 11/1.暴力反弹了!然后呢?历史上5次大底后,行情怎么走? 1.(JL即令是大空頭年,也有春吶資金行情)过去20多年经验:2月,11月,市场上涨概率最高;2000年来,A股5次大反弹都在当年底和次年初,原因: 1)上市公司财報真空业绩吹牛期, 2)基金年度排名賽结束,重新换股, 3)政府经济新政策方向出台 (JL:春吶行情) 2.回顾5次大反弹指数表现: 1)不是一步到位,是一波三折分段涨上去,先涨再跌再涨,其中,第一波反弹特别重要,历时短,常只持续2-3个月,且主要集中在当年11月到次年4月,反弹幅度大,平均約30%; 2)反弹后如没出现像2007、2015年那样全面牛市,错过第一波反弹可能会少挣一半收益; 3)實例: 09年反弹:首波+51%(08-11/4~ 09-2/16);次波+54%:3~8月. 19:1/3~4/19:+39%後走跌 (作者有誤:19年橫盤走空) 20:因百年疫情崩跌,重新降息與QE,Q2起漲到年底大波,…… 3.反弹誰領跑? 1)05、09年首波弹,成长赢价值. 2)小盤贏大盤: 12年底首波反弹,表现最好是创业板涨39%;后市场开启持续2年半“中小创”行情;15年下半年中小创泡沫破灭,但16年初行情触底后首波反弹表现最好依然是中小创,之后,中小创谢幕,行情主导权才交到“漂亮50”手里, ;19年1-4月第一波反弹中,表现最好是小盤股,之后行情主线在核心资产(大盘成长股),小盘股处相对边缘。 4.(JL:大恐慌中分批分批……) “底部区域,卖飞风险远大于踏空风险”;大跌後底部区,虽不知行情何时起,但耐心、不折腾可能是最好应对方法。 5.(JL:最爛咖大狗熊,常成飆股王)“前期跌幅较大的板块,在行情反转初期涨幅也可能更大”;超跌就是上涨的最大动力, 6.歷史不盡然重現,自負盈虧…… 11/2.曾在顶部喊“快跑”的最良心基金经理的杨东,如今喊底了 10/25.历次大跌都是中概抄底良机? (注意資料為大跌前)周一前,MSCI中指过去三十年只13次跌至少达8%;13次中,该指后5天11次现反弹,后60天有10次出现上涨;事实上,1998年來,后60天涨率100%。 10/19.公募基金集體抄底20家, 16.3亿资金“真金白银”加码A股市场 10/18.高盛策略分析师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空美股、买港股,更看好A股. (舔中王馬屁精魔咒王又來食古不化,想得好處?還是大套牢? 10/15.罗杰斯:中国将成21世纪最成功国,给孩子留下大量中股) 10/2.中國復星國際帳上負債高達6511.6億人民幣(約台幣2.9兆),復星系不斷拋售持股套現,估計年初至今套現超過百億人民幣,尤其24年來首減持復星醫藥引發極大關注。中媒透露,中資銀行決定下海救復星,包括工商銀行、民生銀行等或將給予復星150億人民幣融資
9/20.产业资本抄底A股,资金频繁买入股票ETF,官媒称3100点不纠结(Wind:9月来,开滦、节能铁汉、华安鑫创、浩通科技、复星医药等十余家上市公司先后发布大股东、重要股东、高管等增持计划;17家上市公司发布首回购公司股份公告,首回购公司数量比去年同期更多;今年三季度来,已102家公司宣布实施回购,拟回购资金上限323.6亿元).
9/18.中证500又跌出“性价比”?至9/15,中证500股债收益差已下破-2X标准差。(中证500在-2X标准差常有较高胜率。前几次位于-2x标准差分别是2021 年 7 月底、2020 年 4月、2019 年 9 月、2018 年 12 月、2016 年 2 月,之后都对应中证 50指阶段性反弹)
9/17.字节跳动拟回购30亿美元股票,每股不超过177美元,对应公司估值3000亿美元
9/16.腾讯自2022年8月19日来,连20交易日回购,计2244万股,9月16日回购118万股,回购价295.2-299港元,耗资约3.5亿港元。 ****簡介中國社保基金:9/16.1.7万亿基本养老金(直接投资由社保基金会直接管理运作,主包括银行存款和股权投资等。委托投资由社保基金会委托投资管理人管理运作,主包括境内股票、债券、养老金产品、上市流通证券投资基金,及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2021年末,直接投资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占比约38.17%,委托投资占比约61.83%)
9/14.海康威视:拟20-25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不超40元/股。
9/13.摩根士丹利量化模型显示,应买入中股;市场情绪触底,买入信号已出现,中国大陆的投资者正以相当快速平仓股指对冲,押注稳定人民币政策将推动近期股市反弹。
9/12.招商证券:A股正酝酿新一轮上行攻势,当前是重要的底部战略布局时机
7/29.商务部等13部门:开展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7/29.“蔚小理”排不进前八!2022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炉
7/16.標普:中國30%地方政府龐大債務壓
7/11.(救市)行业首批政策性金融债ETF获批
台股被當買A股的提款機 7/9.逃离欧美股市,外资六月疯狂抄底中概ETF(随A股市场表现超越全球其他市场,海外投资者纷“跑步进场”,6月创纪录58亿美元涌入中概ETF在,其中,美国上市ETF净流入40亿美元,在欧、中东和非地区上市的ETF净流18亿美元,轻松超过今年1月创43亿美元纪录;A股6月表现也较亮眼,超越全球其他市场,沪深300指涨9.6%)
7/8.中國封彭博微信公眾號 分析師:中國明斯基時刻已現(「中國市場越發閉塞誤導,定價失效,『穩定』壓抑一切,無論對錯,但明斯基終圖窮匕見」。以Hyman Minsky 美經濟學家明斯基為名的「明斯基時刻」指因資產價格過度投資而膨脹,造成價格泡沫、一夕崩盤的時刻)。
6/22.中國国常会: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活跃二手车市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6/23.港股大幅反弹 新能源汽车股集体飙升 理想、小鹏涨超10% )
6/14.比亚迪:2022年回购公司股份案完毕,至2022年6月13日,累回购公司总股本0.189%A股股份,回购资金总额18.1亿元。
6/9抄底中概股!海外最大中国股票ETF单日资金流入近2.7亿美元,该基金2011年成立来单日最大资金流入,创史新高(贝莱德旗下iShares安硕发行的ETF(MCHI)-跟踪MSCI中国指数);规模仅次海外网红ETF-KWEB几囊括中国互联网巨头,至本周一近30天资金净流入4.54亿美元
6/3.天风宋雪涛:成长股更大反弹空间(6/2.政策提振,A股震荡走高,创业板+1.2%科创50放量大涨4.7%,國家政策基金持股,半导体股汽车股续冲;6/2.A股汽车零件股续拉:精进电动,博升,华依涨停,渤海车等近10股集体封板)
6/2.达利欧拍習土皇中國馬屁,有夠臭(或中國雜誌斷章取義拍習土皇馬屁)

6/2.财经对话瑞·达利欧:我为什么长期看好中国市场?(摘.新出書:《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大週期“虽历史不一定能准确预测未来,但可提供警示,各方需保持积极沟通、交流、对话,避免冲突或争端,努力实现合作共赢”;“没任何一政治体制、经济体系、货币或帝国可永远存在。失灵时,几乎所有人都会感惊讶,并受毁灭性打击;如何知晓萧条、革命与战争期到来與应对;影响周期三大因素:第一,非常巨大债务并伴随巨大债务货币化,第二,巨大内部冲突,第三,大国崛起如中国,会挑战已存大国和世界秩序;国家内部周期分六阶段:1)新秩序开始,新领导层巩固权力,2)资源配置体系与政府官僚机构建立和完善,3)出现和平与繁荣,4)支出和债务严重过度,贫富差距和政治分歧扩大,5)财政状况糟糕,冲突激烈,6)出现内战或者革命

研究唐朝来中国歷史变迁后,达利欧从国家内部周期看,中国正处于周期理论第三阶段“出现和平与繁荣”,并正进入第四阶段“支出和债务严重过度,贫富差距和政治分歧扩大”。“在周期这一部分,尤其重要的是,要尽量提振、并继续投资于提高生产力、实现繁荣的领域。
桥水的中国业务自1993年起步,2011年正式设北京代表处,2016年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2018年正式备案私募产品,成中国境内第一批外资私募管理人,并将全天候策略引入中国市场。同时桥水也有海外产品投向中国资产。2022年1月,桥水在海外发行中国基金资产总值突破340亿元人民币。近年来,达利欧承认曾对中概股存误判,但坚定長期看多中国市场,多次强调全球低配中国资产。(达利欧認為过去38年生活的时代,是類唐太宗登基后不久公元630年左右盛世,是中國最强大和伟大阶段,从上次世界大战中获胜主导国(美国及其盟国)转移到一个相对强大、而且很可能最终更强大国家,即中国)
6/2.高盛:MSCI中国指数未来12个月有望涨20%,盈利底或在三季度出现
6/2.财政部:在税费,财政支出,投资消费等八方面发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6/2.Kindle远去,中国电子书店明年6月30日停止运营
6/2.拼多多针对上海用户派发30亿元618消费券,上海居民每人最高可领取510元
6/2.“稳经济 33 项”出台后,地方如何出招?
6/2.过去两轮汽车刺激政策,市场對政策反應有三机会窗口(“三阶段”:预期驱动、销量驱动、业绩驱动。6月销量数据修复将驱动续上行)
會不會恐慌趕底?

5/31.大摩中国首股票策略师:短期建议更多关注港上市科技公司: MSCI中股近熊市后期维平配评级,保存实力,度过熊市末程;公司盈利,美央爸收縮貨幣估值重估,地緣政治等,仍有下行壓力,無足夠多利好觸發拐點。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60803
5/31.中國33項穩經濟措施出爐 支持境內外上市(經濟刺激計劃,為恢復投資和消費,將促進網路平台公司發展,發揮穩定就業作用;也會鼓勵雲端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等領域突破,這是放鬆對科技網路業打擊的最新跡象;中國還將擴大民間投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刺激汽車和家電購買,以穩定投資;貨幣金融政策方面,將通過資本市場提高融資效率,支持境內企業赴港上市,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境外上市;要進一步降低實際借貸成本,加強對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的金融支持。另將加快地方專項債券發行和對聘用大學畢業生的企業的現金支持。其他措施還包括確保能源和糧食安全及穩定供應鏈的政策)
再出新招救市
5/28.周末重磅!证监会重大宣布:内地与香港ETF互联互通来!
5/27.人民币大反弹:在岸、离岸对美元汇率收复6.7和6.72
5/27.“市场泡沫出现破灭迹象”!花旗下调美股,续看好中股和债券(摩根大通亚及中股首策师刘鸣镝3月:中股是2021展望2022年最看好股市;
5/26.全球股市暴跌后,花旗开始喊“抄底”:欧和新兴市股票估值颇具吸引力)
5/26.中國將推33項穩經濟措施,因應當前持續加大經濟下行壓力,讓經濟回歸正軌;學者與分析師指出,只要中國續維清零政策,經濟不可能重啟
5/23.中國將向企業和消費者提供超過1400億人民幣稅收減免,以抵消新冠肺炎病毒封鎖對經濟嚴重影響。
5/19.马斯克:中国经济规模将达美国两三倍,美须“停止内讧”
5/19.数十亿“家底”砸入,百亿私募纷 “机式跟投”谁主导这场空前自购潮
5/19.“大佬中的大佬”管华雨最新发声:当下是较好“建仓点位”,不担心市场风格切换
3)5/18.16個强二线城市仅剩3城未出楼市政策(5/18.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4%!苏州、郑州、天津部分银行已下调;5/18.江苏连云港:市区居民购买新房 最高按购房款2%补贴)

2)5/18.多地楼市新政支持二孩三孩家庭买房:增房票,发补贴,提高贷款额度
超級無敵大狗熊地產股大狗翻 1)5/16.香港内房股集体大涨,称碧桂園,龙湖,美的置业等被监管机构选示范房企,本周将续发人民币債(5/13.A股房股续拉,荣安地产等十余股集体涨停:中洲福星,华联,世联行,我爱我家等)
新救市政策車電池大漲
5/18.六月初见?新一轮“汽车下乡”来,15万元内每辆补贴3000-5000元?(預估增促销量:燃油车20万-30万辆,能源汽车30万-50万辆销量;港中概股汽车股连涨数日,昨五菱车涨近20%,长城车涨超11%,蔚来,理想车涨10%)
5/18.香港恒生指数看跌/看涨期权未平仓比例降至二十年来最低。历史上看,这往往标志着正在触底
5/16.全面翻多!摩根大通全线上调中概股评级(桥水基金大举进军阿里)
5/16.报道称财政拟对国内客运航班资金支持 航空股午后拉升
5/6.国家队”一季报新进及增持股名单
5/5.恒大地产债券兑付推迟半年;碧桂园自购债券4000万;中诚信维持万科AAA评级|5月5日债市晚报
5/1.北交所一季报来!九成公司盈利,多家公司将出手回购,增持
4/30.收盤後寧王財報地雷爆,下週等爆?美股基金半年報結帳前日狂拉,結帳日提早大賣結帳
4/29.A股四月红盘收官!政策利多提振,股汇疯狂拉,两市盘中飙,收盘沪指涨2.4%重回3000点,深成指涨3.69%,创业板指涨4.11%,离岸人民币收复日内全失地
4/29.央行上海总部出台20条配套举措:对受疫情影响的四类人群,在个人住房信贷上予以适当支持, 保障基础金融服务畅通,加大对首套、小户型、新市民购房信贷支持
4/29.港股科技股盘中暴涨!恒指涨超4% 恒生科涨超10% 京东飙22%阿里涨超14%,美团涨超13%,腾讯涨超12%
4/28.120天回撤超60%中國大牌私募净值曲线“爆表”,成长股策略迎来“猛击”(回撤30~60%)
4/28.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谁最受益?这是过去两年的经验统计
4/28.憂房企債務炸開 中國監管機構急召銀行密商
4/28.上证报:从股债利差看,当下市场或已经处在相对底部区间
4/28.一文读懂股票回购:对股价影响多大?(股票回购对股价产生利好)
中概股大崩前大爆倉-應拍電影4/28.13项罪名!“世纪大爆仓”始作俑者Bill Hwang被捕 被指欺诈、勒索、市场操纵(Archegos酿成世纪大爆仓,单日狂抛190亿美元踩踏,五天内1100亿美元灰飞煙灭,合作两大投行相继发布亏损公告:野村亏20亿美元,瑞信甚亏54亿美元)
4/28.(憧憬消費券行情)两天大涨18%,消费电子悲观预期触底了吗?
4/28.這幾天,中國各大央媒,一致性刊中國大券報,翻譯成市井股民白話:A股超級無敵便宜,不買你會後悔幾輩子,你怎看?快衝入場嗎?
4/28.股票交易过户费收取减半,4月29日起双向收取0.01‰
4/28最大撬动6倍消费?数十亿消费券已在路上深圳本地商超雙漲停
4/28.各地陆续发放消费券,谁最受益?(过去两年经验统计北京、天津、广东、山东、湖北、云南等多地开始密集发放消费券、同时推出一系列活动等来提振消费,适用范围涵盖家电、购车、餐饮、零售、旅游体育等可选消费品类)
4/27.A股上演大反攻!沪指重回2900点上方创业板涨超5% 锂光芯军掀涨停潮 “宁王”大涨超7%沪指涨2.49%,深成指涨4.37%。(4/26.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较日低反弹逾400点,现报6.5564元,此前一度逼近6.60关口。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现报6.5310元,稍早一度涨至6.5281元,较上日夜盘收盘涨逾300点。)
4/26.憂中國強硬防疫政策從上海延至北京,港恆指大跌3.7%、摜破2萬點,上證指暴跌5.1%,跌破3千點信心關卡,滬深三百重挫4.9%,下探2年低點。
口水護盤持續
4/25.A股破三千,官媒评A股大调,长线资金宜熬春寒 “深蹲”后积极因素浮现
4/26.中信建投策略陈果市场点评:2900附近就是今年的黄金坑
4/25.基金赎回潮会出现吗?
4/25.恒指收于20000点下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近5%,房地产板块下跌,招商银行跌超10%
4/7.历次回购潮后港股怎么走?(回購潮後,網通巨頭表現佳)
4/3.老虎避險基金因重押中國科技股,今年首季慘賠34%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傳奇柯勒曼失光環
中股債地雷爆21 (無法搜尋到)
3/31.44亿美元!3月涌入港股ETF资金规模创纪录
3/28.中國前所未有資本外逃 雪上加霜(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發現:俄侵烏來,中國一直經歷「前所未有」資本外逃,其他新興市場並無類似資金外流;中國股票占全球股票市值9%,2020年中國本地上市公司僅佔國際投資者基金配置2.7%,嚴格資本管制,不可預測的政策制定等因素,讓國際金融機構望而卻步;對沖基金經理吉姆·查諾斯Jim Chanos 曾將中國市場稱為蟑螂汽車旅館roach motel,即資金流入易,流出卻很難;習近平今年晚些時當選第三個任期的政治敏感時刻,可能加劇當前國際資金拋售)
3/27.2月份光是外資拋售中國國債的金額就高達人民幣803億(約台幣3621億元)
3/22.阿里巴巴宣布擴大回購規模從原先150億美元擴大至250億美元(7130億台幣)股價彈5%
3/19飙涨2.2万亿!中概股4天翻倍,海外做空者最惨一夜归零!高盛提出"超配"中国,外资机构集体转看多 h
3/19.在美中概股市值3/15來.反弹TOP10(1.阿里:+5589億+38%;2.京東:+2343億+52%;3.拼多多,1358億,67%;4.百度:898億,+37%;單位.人民幣)
三月中大狗熊翻觸媒,用中國退讓監管與美中對俄侵烏視訊會,四月中狗熊翻作帳,用啥觸媒?

3/19.拜習通話談俄烏衝突 美股創2020年11月來最佳單週表現 (18日四巫日;週漲:標普500指漲6.2%,道工指漲5.5%,那指漲8.2%)
3/16.挺美升息、烏俄和談「可行」全球股市齊漲
3/16.財.陶冬.中資股的尷尬,時代變了(風險:美國下市,北京監管與俄侵烏金融戰...)
3/16.中概股普大涨,金山云涨超80%,拼多多,京东,百度领跑纳斯达克100指数成分股,中概股房多多涨超92.7%,金山云涨约82.6%,知乎涨超67.7%,贝壳涨约63%,欢聚时代涨超55.8%,叮咚买菜和CD也至少涨53%,拼多多涨48%,达达涨46%,爱奇艺涨45%,瑞幸咖啡涨43%
3/16.北京救市政策大尬空,恒指開高漲2.9%,恒科指数開高涨6.3%午后直升冲高收高,恒指涨9%,重回20000点上方,创2008年9月来最大单日涨幅,恒科指收涨22%,收4000点关口,创史最高单日收盘涨幅;主因政策宣示救市,大尬空(新华社:副總理劉鶴主持金融會議後表示:中概股,中美双方监管机构沟通良好,已取积极进展,正致力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政府续支持各类企业境外上市;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两地监管机构加强沟通协作)。科技股 汽車股集体領大涨,B站涨超40%,京东涨超37%,快手涨超34%,美团涨超32%,阿里涨超27%,腾讯涨超23%;小鹏车涨超32%,理想车涨超34%,蔚来涨超29%,比亚迪涨超17%; 互联网医疗、CXO概念股走高,京东健康涨超32%,阿里健康涨超27%
3/16.阿里等中概股暴跌 奧利里Kevin O’Leary:分析師說「不可投資」,是買入信號 (摩根大通分析師艾力克斯‧姚Alex Yao近中概股評論,下調阿里巴巴評級)
3/15.25年虛耗 恆生指數跌回1997年時水準 上午10點06分的恆生指數為18838.22點,過去1年已跌了35%,「香港恆生指數今天開盤後繼續狂跌,已經跌至1997年剛回歸中國時的價位了。」恆指今日收盤跌1116.58點或5.72%,收18415點,盤中最低見18235.48點。
3/15.香港中概股恆生國企股14日,遭金融海嘯2008年11月來最慘拋售最大單日跌幅重挫7.2% , 恆科指暴跌11%,為2020年7月成立來最嚴峻下滑,指數規模則從一年前頂峰來,蒸發2.1兆美元。
3/15.小摩警示:阿里巴巴等中國互聯網股票短線「不可投資」
3/15.中國科技股走下坡!騰訊,阿里13個月來市值共蒸發逾1兆美元
3/14.騰訊涉違反洗錢法規 面臨創紀錄罰款
3/2.從年賺135億到虧198億 海底撈創辦人卸任CEO
2/15.橋水去年Q4大舉增持中概電商龍頭「3劍客」: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東股票
2/13.中國證監會近2022年首張行政處罰書:中國肥料大廠「金正大」人民幣231億元)約新台幣1004億元)財務造假案
1/11橋水達里歐:美國需要跟中國學習「共同富裕」
1/4.中国移动:计划回购已发行香港股份数目的10%
不跌停才怪
1/2.恆大海南39棟建築限10天拆除 2百億化煙塵
++++++++++++++++++++
****21.摘要抄底套與大咖套*

京東回購大抄底
12/29.京东将"回购计划"授权增至30亿美元并延期至2024年 京东集团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已批准修改于2020年3月采纳的现有股份回购计划,据此,回购授权由20亿 大抄底中股(新興市轉)
12/21.估值+增长!全球投资者抢购3支MSCI-A50中股ETF(華夏,易方达,汇添富),11月共吸金46亿美元,成全球净流入最多前15只基金;近幾月入全球新兴市股ETF大减,资金转流向中股.
港股抄底回購創史新高
12/22.港股回购创史新高,以史为鉴,大规模回购常预示阶段性底部(今年至12/15,港股185家回购,累回购达335亿港元,创2002年有记录来新高,下半年142家,金额204亿港元,创半年新高)
8/31.自.索羅斯:習不懂市場經濟 股市反彈是騙局
伍德翻臉如翻書 *****8/25.女股神伍德:對中國市場看法樂觀多於悲觀
8/24.女股神買回京東股份、騰訊回購股票 中國科技股反彈
8/24.反駁中概股「不可投資」 MSCI執行長:很快會創高(監管合規問題「每3、4或5年就影響中國,顯然市場在這種時都會進行拋售,但隨後市場很快就會回升朝向新高」)
橋水21年踩中地雷,去年來我ㄧ直嘲諷的ㄧ直重壓吹捧中國投資的橋水
8/1.橋水創辦人示警:勿將中共與西方資本主義相提併論 (3/19.事實是相反,因資金返美,新興市股會先重挫.
3/19.wsc.桥水达利欧,:通胀率上升或使美联储提前加息 中国等亚洲市场表现会更好
7/31.自.割美國韭菜 7月中概股市值蒸發4070億美元(約新台幣11.40兆元)是去年3月疫情大流行時美股暴跌2倍多
7/31.中概股歷經監管風暴「地獄般7月」, 離席派與抄底派論點?(那個金龍中指7月崩跌22%,創2008年10月來最大單月跌幅)
7/31.北京監管整肅 全球投資人拋售中國科技股,7月股價:那指金龍中指重摔-22%,騰訊-17.6%,阿里-13%;港恒科技指 週暴跌逾17%;亞股7月最後1個交易日仍止不住跌勢,並創去年3月全球疫情爆發來最大單月跌幅 ++++++++++++++++++++++++++++++++
21-12/29.京東回購大抄底


12/29.京东将"回购计划"授权增至30亿美元并延期至2024年 京东集团发布公告宣布,董事会已批准修改于2020年3月采纳的现有股份回购计划,据此,回购授权由20亿
大抄底中股(新興市轉)
12/21.估值+增长!全球投资者抢购3支MSCI-A50中股ETF(華夏,易方达,汇添富),11月共吸金46亿美元,成全球净流入最多前15只基金;近幾月入全球新兴市股ETF大减,资金转流向中股.
港股抄底回購創史新高
12/22.港股回购创史新高,以史为鉴,大规模回购常预示阶段性底部(今年至12/15,港股185家回购,累回购达335亿港元,创2002年有记录来新高,下半年142家,金额204亿港元,创半年新高) https://wallstreetcn.com/charts/41951461
12/17.華爾街嗆中企財務造假 貝殼找房遭渾水做空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773695
12/4.中國最大地產商恒大跳票!官方全面防堵骨牌效應(中國人行3日晚發新聞:恒大集團風險主源於自身經營不善,盲目擴張,強調短期個別房企出現風險,不影響中長期市場正常融資功能;銀保監會:個案現象,不會對中國銀行業,保險業正常運行造成任何負面影響;中國證監會:當前中國房產業總體保持健康發展,交易所債券市場違約率保持約1%,恒大事件對資本市場穩定運行的外溢影響可控)
12/3.美中夾擊!滴滴:將自紐交所退市 擬赴港上市(今年6月在美IPO來,股價已暴跌44%;軟銀及Uber約持滴滴逾30%股份)
疫情在家看劇Nflx價飆新高,山寨愛奇藝大虧大裁員
12/3.中國愛奇藝不堪虧損 傳大規模裁員「多達50%」(愛奇藝Q3財報:營收76億人幣年增6%;虧損17億元,年同增41.6%,去年愛奇藝虧損60億元;原因:內容短缺,因疫情影響拍攝進度,傳統電視劇變少,新網路劇又因審核而延遲上線等,另受短影音行業競爭,相互爭奪用戶時間) 11/20.中國康美財報造假 獨董連坐賠16億 A股爆獨董逃難潮 11/13.榨乾華爾街韭菜!中國補教好未來股價崩95%,市值蒸發上兆 11/14.中國國企掏錢救房產 吃下7成土地標案 11/14.中共權貴護盤房地資產 至少21城市祭「限跌令」 11/13.盛京銀行秘密輸血恆大逾4千億被抓包 許家印慘了 11/12.經濟學人:裙帶資本主義是中國另一枚深水炸彈 11/12.海底撈增售新股籌資84億還債 今年來股價跌68% 11/1.中國房企陽光城2檔境內債狂瀉 2度臨停仍閃崩逾38% 10/28.中國忠旺(遼陽忠旺鋁業,遼寧忠旺-全球第二大,亞洲及中國最大工業鋁型材研發製造商)美國18億美金(涉嫌走私鋁到美逃關稅案)宣告破產 老闆劉忠田曾是中國首富 10/28.互联网券商 富途控股盘前暴跌30%,老虎证券大跌22% 10/26.中國又一地產商暴雷 當代置業2.5億美元債違約 10/10.中國近半大型房企踩"紅線",債務炸彈若爆恐震撼全球市場 10/6.9月外資撤離中國債市2266億 半年來新高 10/6.房市疲軟、房企違約雙擊 中國房地產債券暴跌 10/5.港股强势反弹之际 地产股遭遇股债双杀 融创中国一度跌超10% 10/3.中國房市黑洞擴大 泡沫跡象超過90年代日本 10/1.恆大物業經營權 獲准轉讓合生創展 9/29.恆大賣盛京銀行股份給中國國企 籌435億用來還債 9/27.恆大車終止(上海證交所科創板)發行人民幣股份 早盤一度重挫26% 9/26.不只恆大! 融創中國再爆流動性危機 9/26.克魯曼:恆大危機是泡沫前兆 9/23.恆大定心丸有效 股價今衝高逾30%拉抬陸港股 9/23.恆大暴雷不要怕?中國央行連4天放水 規模直逼2兆 9/22.緩解市場緊張情緒 恆大地產宣佈將如期支付到期債券票息 (「20恆大04」公司債2021~25年5年期固定利率債券,票率為5.80%) 9/22.恆大違約誰最怕?大債主有貝萊德,匯豐,瑞銀 9/22.恆大危機後勢 分析料美股影響小、科技股受壓 9/17.恆大慘案快成雷曼翻版 中國人行緊急放水3800億 9/15.中國房市首張骨牌瀕倒下 恆大被標普降評至處違約CC級、系統風險升高(總負債3050億美元) 中國恆大爆破產危機 官方派重整小組調查 9/15.自.恆大高層解套落跑 苦主氣炸又無奈 9/14.自.恆大財務爆雷 官方"踹一腳":禁恆大樓盤貸款 9/13.自.擠兌風暴蔓延 中國恆大「苦主」擠爆總部討錢 9/13.雷曼時刻?分析師:遭恆大拖累 近期恐更多中國開發商破產 公司護盤庫藏股或高管回購 9/13.wsc.“买股明志”真有用!银行高管年内增持近6000万,前三名中两个赚钱 9/12.wsc.格力电器:第三期回购已实施完毕 累计耗资150亿元 9/7中國債務危機蔓延至紅二代 曾慶紅侄女公司債券抵押被拒收 9/7.中國打壓地產商 呆帳害慘金融業 9/6.負債15兆 經濟學人:恆大、華融是中國2大債務怪獸 9/6.A股的回购热情空前高涨 9/3.2.45兆債務壓頂 恒大債券跌逾20%限制 滬深兩地暫停交易 9/2.中國格力3度回購市值反蒸發4千億:(2020年4月至今共砸244億人民幣(約1045億台幣),股價卻從去年12月歷史高點66.79元人民幣(下同),一路跌至今僅剩40元,跌幅約為39%) ----- 8/31.自.索羅斯:習不懂市場經濟 股市反彈是騙局 8/31.网易Q2财报:营收同比增长12.9% 股票回购计划提高至30亿美元 8/30. wax.京东方A:上半年净利127.6亿元,年增1023.96%;拟以不超过30亿元回购,回购价不超过8.5元/股。 8/28.中國晶片爛尾!紫光及6家子公司遭法院裁定全數重整8 8/25.反弹戛然而止!港股恒指小幅收跌 恒大汽车跌15% 金山软件大跌21% 8/31.自.索羅斯:習不懂市場經濟 股市反彈是騙局 伍德翻臉如翻書 ******8/25.女股神伍德:對中國市場看法樂觀多於悲觀 8/24.女股神買回京東股份、騰訊回購股票 中國科技股反彈 8/24.反駁中概股「不可投資」 MSCI執行長:很快會創高(監管合規問題「每3、4或5年就影響中國,顯然市場在這種時都會進行拋售,但隨後市場很快就會回升朝向新高」) 8/24.外資逃了!澳洲投資公司砍光中國持股 規模達150億 8/24.中國私募千亿巨头高瓴“新主体”因案曝光,“投资外衣”究竟有多复杂?(奉行长期价值投资、规模过千亿,团队具丰富海内外工作经验和多元化背景,目前已发展成一支拥350余名投资和运营专业人士的国际化团队) 8/23.中國華融獲國資救助得以續命 WSJ:並不意味著國有企業不能倒下 8/23.恆大系全噴-恒大賣香港總部大樓套現 傳中國國資砸近4百億接手 8/21.中概股可以買?小摩:未來半年反彈20% 8/21.中概股蒸發近1.5兆美元!專家警告:還看不到底部 8/21挖坑給習近平跳!1年燒掉4千億 華融虧損超過海航 8/19.中概股跌成中丐股!分析師:投資者失去抄底耐心 8/18.鉅.北京嚴打「網路不當競爭」 中概股再度暴跌 女股神、索羅斯已跳船 8/17.官媒再批遊戲業 中國科技股慘兮兮 8/17.前首富許家印卸任恒大董事長 恒大系股債重挫 8/13.習近平被矇!這7家黨資晶圓廠投資規模上兆 全成大爛尾 8/11.監管打擊中企股價有反彈跡象 分析師:不會持久 8/11.北京高舉拳頭 中國遊戲業嚇趴 8/11.中國反腐機構警告敬酒文化 貴州茅台等酒股集體暴跌 8/8.連韭菜也暴雷!中國家庭債務佔可支配收入比重飆至130% 8/7.海外散户大举“抄底”中概股ETF! 8/7.央視砲轟炒「芯」客 8/7.中官媒呼籲母乳哺餵 中國奶粉股全線暴跌 8/7.上海禁英文期末考、習思想列校必修 網拿「中國話」歌詞酸爆 8/6.血洗投資人 深圳官媒怒嗆黨媒:說三道四 干擾股市 8/6.中共喉舌瞄準網路平台 快手慘跌15%、創史上最大跌幅 8/6.A股爆史上最大詐騙案 4千億專網通訊騙局揭密 13家中企被坑 8/5.官媒撰文示警掀恐慌 中國電子菸、白酒類股集體跳水 8/5.從打壓遊戲改成全民健身 中國政策轉變推動體育股攀升 8/4.中國宣布停發普通護照 疫情為由限制國民出入境 8/4.比馬雲還慘!騰訊馬化騰身家9個月蒸發近3887億 8/4.恆大債比山大(帳面負債一度高達3010億美元) 破產陰影揮之不去(恆大也有在電動車、瓶裝水等) 8/3.太囂張!中國國企永煤集團作假帳3718億元 8/3.阿里巴巴将回购计划总额提升至150亿美元,有望成为中国企业史上力度最大回购 8/2.被騙兩次!克萊默警告:現在投資中概股「極不負責任」 8/2.瑞銀:中國監管政策恐持續到年底 勿進場抄底 8/2.搶中股大狗熊翻資金出,消費股領軍大狗熊翻? 芯片 锂电股 原物料股當提款機 8/2.上证50大涨2.45% 白酒、猪肉等消费股全线反弹 锂电芯片冲高回落 半导体芯片股下挫走弱,煤炭,钢铁等周期股全线重挫當提款機,两市成交额半日破万亿 8/2.新钢股份跌停,华菱钢、太钢不锈、马钢、三钢、鞍钢等集体跌超7%。山西焦煤等多只跌逾7%。 橋水21年踩中地雷,去年來我ㄧ直嘲諷的ㄧ直重壓吹捧中國投資的橋水 8/1.橋水創辦人示警:勿將中共與西方資本主義相提併論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23819 (3/19.事實是相反,因資金返美,新興市股會先重挫. 3/19.wsc.桥水达利欧,:通胀率上升或使美联储提前加息 中国等亚洲市场表现会更好 8/1.香港最大ETF禁美國人購買 ,花旗銀行持13.12%恐將首當其衝 7/31.自.割美國韭菜 7月中概股市值蒸發4070億美元(約新台幣11.40兆元)是去年3月疫情大流行時美股暴跌2倍多 7/30.自.損失難估?中國補教股新東方和好未來取消財報發布 7/31.中概股歷經監管風暴「地獄般7月」, 離席派與抄底派論點?(那個金龍中指7月崩跌22%,創2008年10月來最大單月跌幅) 7/31.北京監管整肅 全球投資人拋售中國科技股,7月股價:那指金龍中指重摔-22%,騰訊-17.6%,阿里-13%;港恒科技指 週暴跌逾17%;亞股7月最後1個交易日仍止不住跌勢,並創去年3月全球疫情爆發來最大單月跌幅 7/30.中共政治局宣布:強化海外IPO監管制度 7/30.科技、教育股還慘!海底撈成港股本週最大輸家(近5交易日暴跌超31%,較今年2月高點跌66%,成今年恆指中,表現最差成分股) EDT大狗熊翻:中港越南股 7/30.美中概股未續反彈 7/29.美股中概昨噴,今中港股噴,恭喜昨抄底中港股或相關ETF ;炒台股小飆鎖碼電子股投機資金,可能被吸去抄底中港科技股. 7/29.港股大反攻!恒生科技指数大涨7% 科技股集体狂飙 腾讯涨10% 市值重回全国第一 7/29.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创业板指涨近3%,华为鸿蒙概念拉升,有色、半导体走高 7/28~29.社友會想抄底越南Etf,習土皇出來救市?中國口水護盤出來了,昨有抄底越南Etf,美股中概股噴, 科,我昨猜到中國救市口水護盤小動作,找外資喝咖啡了! 7/29.傳中國監管機構告訴券商 允許中企續在美上市 7/29.外資撤 嚇到老共!中國證監會夜召國際投行開會救市 (「解釋」:強調目的只是整頓補教業,無意傷害其他行業) 7/29.全力護盤!中國人行今放水近1300億元 陸港股走高 7/29.全球最糟股票!騰訊7月市值蒸發4.7兆 7/28.中國股市暴跌恐慌蔓延 官媒急出手安民心 7/28.連3天拋售,紐約上|市中國科技股3天暴跌逾20%,蒸發5000億美元 7/27.受中國整頓重創 港股崩盤大跌逾1400點、失守25000點關卡 7/27.自.中概股殺紅眼 新興市場股市今年漲幅歸零 7/27.中股的FANGAM 破大底:A股 中概: 騰訊 阿里 百度 美圖 聯想 茅台酒 中股 中概etf 沒跑得,這幾天死商慘重,壽險 法人 那些有買...?那些ETF, 7/26.中共令補教界不得營利 3巨頭公司股價跳水蒸發4兆元 7/26.wsc.沪指失守3500点 创业板跌近3% 北向净卖出额创近1年新高 教育白酒集体重挫 7/26.老共有次貸危機?日經專欄:恆大淹沒習近平經濟美夢 7/25.中共滅了補教股 也滅了港版那斯達克 恆生科指蒸發15兆 7/25.匯源遭申請破產重整 中國「果汁帝國」徹底崩解(今年1/18,匯源果汁遭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 7/22.財產扣押危機暫解 中國恒大股價反彈 7/20.A股五张图:次新股跌得让人怀疑人生 7/20.流動性風險擔憂加劇 中國恆大股債券暴跌,市值2天噴掉千億 恆大成中國債市最大灰犀牛(恆大集團帳面負債3010億美元;法院令凍結恆大1.32億人民幣銀行存款,恆大在港上市股2天跌25%,債價更慘) 7/13.中國又有開發商違約!標普降評、警告恐觸發交叉違約 7/12.上半年中國公司債違約額逾2700億 創歷史新高 6/9.華融和恒大危機恐引爆中國債券市場 5/20.債務規模堪比伊拉克 中國恒大紙上造車引馬雲 騰訊入坑 ******5/16.別人恐懼我貪婪! 索羅斯基金抄底Archegos爆倉股 " 5/4.中國推減碳 恐將華北地區推向債券違約、衰退之路 4/22.万万没想到,瑞信风控负责人和Archegos有这种关系 中概證券股吃錯藥? 4/20.wsc.中概券商股跌扩大,富途证跌16%,昨宣布增发950万股ADS。老虎证券跌近9%。 4/15.自.中國財政部持61%股權,最大壞帳銀行華融做假帳債務連環爆(2018年前董事長賴小民因鉅貪和1百多名情婦被查和判死刑後,債務危機連爆), 無法Q1季底公布2020年報,港交所停股票交易,遭降評債信,美元債遭拋售至新低,市場憂債務重整或破產;為避中國金融風暴,中國政府勢必出手相救.(2020年6月底,華融總資產約1.7兆元,淨資產約1680億元) 4/12.自.中國樂視網連10年做假帳 監管機構如今才開罰 挨批在「睡覺」
4/7.自.中企成碎蛋 蛋殼公寓1年蒸發75%,紐交所將摘牌
4/12.中國線上教育機構「跟誰學」1年被放空16次 創世界紀錄. 跟今年1/27日股價創142.7美元最高收盤與市值比,股價已重挫81%
三月中概股Archegos爆倉事件 高盛又先走 野村 瑞信 瑞穗等大虧
我在2020年春貼影片中出手比快的劇情重演(margin call )
4/7.wsc.胜利大逃亡”!高盛CEO:在“世纪爆仓案”中,高盛风控得力(高盛行动迅速。报道称高盛在3月26日美股开盘前就卖掉价值66亿美元百度、腾讯音乐和唯品会股票。此后高盛又抛售39亿美元Viacom CBS、Discovery、Farfetch、爱奇艺和跟谁学股票。抛售股票价值总额高达105亿美元)
4/6.Archegos爆倉致44億瑞郎約新台幣1326億費用,致Q1出現約9億瑞郎的稅前虧損 瑞信2高官下台辭職
4/4.Archegos爆倉 20大中概股市值蒸發5.2兆
4/1.自.Archegos爆倉再傳受害者 瑞穗恐面臨26億損失
3/30.中概股回購股護盤 wsc.跟谁学盘前一度涨近9%,现涨超6%,此前宣布CEO陈向东将回购至多5000万美元股票。
3/30.自.唯品会宣布回购5亿美元股份股价盘前直线拉升涨超5%。另一只爆仓概念股腾讯音乐宣布1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3/30.自.首談Bill Hwang爆倉事件 老虎基金創辦人:對此感遺憾
3/30.Bill Hwang高槓桿炒中概股Archegos股災:ViacomCBS Discovery 跟誰學暴跌,百度、騰訊音樂、霧芯科技 等中資中概遭拋售慘跌,連累全球銀行股大跌 中概股爆倉,新解釋是融資斷頭Margin call
********3/29.wsc.中概股“爆仓”:7倍杠杆?!下一个雷曼?
*******3/29.自.Archegos砍倉事件 一場華爾街也算不清的金錢遊戲
3/29.自.野村發佈巨額虧損預警 喊停936億發債計劃
3/29. wsc.野村宣布估一美客户导致“巨亏”达20亿美元,股價跌扩大至17%,2011年3月来最大
3/29.wsc.瑞士信贷在欧股市跌超10%
3/29.wsc.消息来源:BILL HWANG的仍有220亿至300亿美元需清算
3/28.自.高盛1天拋售105億美元(近3千億台幣 )跟誰學41.6%,DISCOVERY-30%,全遭血洗,盤前,高盛售價值66億美元的百度,騰訊音樂和唯品會股票;盤前交易後,又出售ViacomCBS、Discovery、Farfetch、愛奇藝和跟誰學等價值39億美元的股票。
3/25.自.由鬆入緊難!中國滬深300指數大跌15%凸顯難題
3/24.wsc.中概股爱奇艺跌超20%。腾讯音乐跌近19%,唯品会跌超17%,雾芯科技跌17%。小鹏汽车跌超8%。中概互联网指数ETF跌约6%。
2/17.自.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億航遭空頭狙擊 股價急墜逾60%
*****1/12.鉅.女股神1月以來狂買騰訊130萬股 不斷減持特斯拉 ------

20--12/21.自.看好中國經濟和股市的未來!商品大王羅傑斯:會持有更多中國股票 h e